第八章 乱伦皇帝(第6/8页)
很快,刘骏做出军事部署,稳固防守,伺机反攻。中央军兵分两路,柳元景率王玄谟等将领迎击荆州叛军;沈庆之督薛安都、宗越诸将北渡大江守卫江北重镇历阳,防御豫州之敌。
柳元景拿出了具体军事方案,王玄谟率大部队去梁山布防,自己率预备队屯驻采石接应。
伍 决战梁山洲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浩淼的长江滚滚东流。王玄谟前锋军团的战舰抵达梁山洲(今安徽和县南的长江西岸)。古时大江宽阔,现在的江岸在南北朝时期一片汪洋。梁山洲是大江中间的沙洲,春初水暖,一片翠绿。身着绛袍的甲兵践踏着长江两岸嫩绿的芦芽和蒿草构筑阵营。
王玄谟严峻冷漠,站在船头指挥军队在梁山洲筑营,并在东西两岸修筑月牙形防御石寨。前方哨报频频来报,荆州军和江州军汇合一处,十余万大军从江州出发,水陆并进,声势浩大。
王玄谟冷冷地道:“鲁秀来了吗?”“回将军,鲁秀的军队正向襄阳方面进发!”“呵呵,”王玄谟露出难得的一丝笑容,他的笑生硬呆板,比哭更让人难受。这位被北魏大军杀得丢盔弃甲的北伐主将,领教过鲁秀的厉害。当时鲁秀还是拓跋焘手下的一员虎将。“鲁秀不来,臧质好对付!”王玄谟轻轻吐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底气十足地对部将沈灵赐道:“敌众我寡,不可示弱。我给你一百条战船,去挫一挫敌人的锐气。然后,与我死守梁山!”沈灵赐果然没有辜负王玄谟的期望,率舟师急进南陵水面,一战大败臧质的先锋船队,擒杀敌军将领,退回梁山。
江州军队逼近梁山洲。臧质端坐在楼船之上,遥望空濛的江面,见中央军水师依托旱寨,在两岸构建起坚固的防线。臧质冷笑着下令军队在两岸扎下营盘,互相对峙。
臧质志得意满,手指官军两岸的城墙,傲慢地对鲁弘道:“王玄谟老匹夫敢挡我大军,无异螳臂当车,我让他这回连大梨也没处拣。”鲁弘道:“将军,我观王玄谟的营寨坚固无比,且东西呼应,恐怕一时难以攻取。”“呵呵,”臧质一龇牙,“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防线再坚固又有何用?”
臧质眼中的精光越来越盛,盖过亮亮的秃顶,手抚着竹椅的把手,似乎这是那把象征九五之尊的宝座。刘义宣在他眼里不过是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这个口吃的傻瓜妄想做皇帝,他配吗?只有武功盖世的臧质才配拥有四海。
可惜,臧质不仅低估刘骏的军力,还大大低估了刘义宣,准确地说是低估了刘义宣手下的谋士们。一颗人头,一封书信,如此简单地结束了臧质的梦想。那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野心勃勃的人下场无异两种,高高在上或粉身碎骨。一双瞪得圆圆的、死不瞑目的眼睛,鲁爽的人头散发着酒气。刘义宣脸色惨白,心跳不已。
鲁爽出身将门,勇猛无比,号称万人敌,何至于这么快身首异处。强中更有强中手,杀他的人叫薛安都。
薛安都曾在北魏为将。盖吴大起义时起兵反魏,被拓跋焘击败,来到襄阳投奔刘骏。
后随柳元景北伐关中,与魏军铁甲骑兵相遇,宋军步兵抵挡不住,纷纷溃败。薛安都大怒,人去铠甲,马去具装,赤膊上阵。单骑冲入魏骑铁甲阵中,横矛冲杀,所向无敌。全身鲜血流淌,长矛折断数根,随断随换。宋军士气大振,战士齐奋,斩杀魏军主将及将士三千余人,大败敌军,取得关中大捷。
此次跟随沈庆之守历阳,大败鲁爽军。鲁军退走,薛安都率轻骑追击。鲁爽断后迎敌,薛安都单骑直入阵中,斩鲁爽人头而还。鲁军将士大骇,以为神将,关羽关云长万马军中斩颜良首级也不过如此。
鲁爽临阵之前痛饮了几缸酒。武松十八碗过冈打死猛虎,那是因为睡了一觉。鲁爽没有大青石可睡,人头落地不足为奇。
刘义宣哆哆嗦嗦打开五哥江夏王刘义恭的书信,信中让他提防臧质,臧质从小轻薄无耻,不知检点,这种人绝非池中之物,莫要被他害了。
刘义宣惊魂不定。臧质来到大营安慰道:“鲁爽虽败,我们仍有十余万大军,占有绝对优势,台军不足为惧。”
臧质提出早已想好的作战方案:“台军梁山防线坚固,柳元景的军队进临长江南岸的姑孰(在今安徽当涂),两军互相呼应,不可强攻。既然朝廷把精锐部队集结在梁山、姑孰一线。我们分出一万兵力进攻南州(姑孰别称),一万兵力牵制梁山守军,以王玄谟为人必不敢轻动。我率主力水师绕过梁山洲,直捣石头城,生擒刘骏小儿。”
“嗯……嗯……好,好的,那个……”刘义宣听得频频点头,正要放开喉咙说话,只见荆州将领刘湛之在旁边挤眉弄眼,又生生地把话头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