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命在于折腾(第7/8页)

自从范哈儿犯了一回二,被刘湘免去师长之后,跟随他多年的那些部属也跟着遭了殃,大多被整编丢职。

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会慢慢活成盗版,只有少数人还是原创。比如范绍增,不管是浮是沉,讲义气都是他的固定标签。范绍增自己出钱,把多达百人的这些落魄者全都包下来,供吃供住,反正只要大哥还有一口饭吃,就饿不着兄弟们。

刘湘死后,范绍增见时机成熟,赶紧提醒何应钦兑现当初的承诺,给予一个军的番号,由他自己招募部队出川抗战。

何应钦转报蒋介石,蒋介石认为范绍增支持整军会议在前,揭发刘湘“谋反”在后,功劳很大,便大笔一挥予以批准。

编余军官们这下有了出路,剩下来的是兵。何应钦打算拨两师广东兵给范绍增,但范绍增想成立嫡系子弟兵,就以广东人说话大家听不懂为由拒绝了。

范绍增一混社会的,别的可能缺,唯独不缺关系。他可以通过军委会兵役总署优先搞来壮丁,也可以利用袍哥、旧部的人事关系,从社会上招揽青年和学生参军。不到10天,人就全部凑满了。

武器方面,范绍增找孔祥熙批了一笔资金,委托重庆兵工厂造轻重机枪,接着找顾祝同、找王缵绪,能找的都找,再把藏在家乡的一批武器拿出来,凑足了步枪及子弹。

第八十八军只有一个师的番号。范绍增自任军长,师长便准备授予他的好友罗君彤。

那时候军队编制越来越少,大家都盯着这块肥肉。康泽通过中介人对范绍增说:“罗君彤是文人出身,没有军事学堂毕业的牌牌,现在出川抗战,可比不得过去在四川打内战啰,必须找几个军事学堂毕业的得力之士,跟着你才行。”

范绍增觉得有道理,就从康泽那里吸收了一批人。罗君彤知道后很生气,请假离开了部队。

罗君彤向来都是范绍增身边的师爷,他这一走,让哈儿着了慌,想想左右都是关系,哪个推荐人都得罪不起,到最后我这个军长不就被架空了?

范绍增急电顾祝同,请求调第八十八军去三战区参加抗战,以摆脱关系户们的纠缠。

顾祝同和范绍增在一张桌上吃过饭,两人私交很深,当即一口答应,并将第八十八军列为战区总预备队,驻军于战区长官部所在地上饶。

第八十八军徒步行军四千余里,费时半年多才到达上饶,途中仅因饥疲病患,就死了五百人。

艰难仍未止步。康泽介绍来的这些人得寸进尺,自行拟了一份军官名单,想把范绍增给挤走——谁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才是,那是再怎么塞都塞不住的。

幸亏还有人罩着。

名单拟定后送交顾祝同审批,顾祝同看过之后,将名单扔在一旁,冷笑着对来人说:“范绍增这个军长我是不敢乱动的,他是校长(蒋介石)点头同意、何应钦部长批准、孔祥熙院长支持的。再说,人家成立一个军也不容易,他为此把师长都丢了,这个军是他自己想办法买的枪、招的兵。所以,我劝你们,少打烂主意!”

不久之后,想阴范绍增的人中,有人私运鸦片被揭发,使得这批人相继被逐。

风波一平息,范绍增就想到了罗君彤,没师爷还是整不下去啊。

罗君彤接到电报,得知“奸佞”已除,立即兼程赶到上饶。

范绍增做师长时,罗君彤就是他的副师长。那时川军配副职的还比较少,士兵们不知道副师长有什么作用,范绍增就打了一个比方:“我是师长,好比你们的爹。”

接着用手一指罗君彤:“副师长就好比是你们的妈!”

士兵哄堂大笑。范绍增一挥手:“笑什么笑,一个师就好比一家人,老子是外当家,他就是内当家,未必你们只认老子不认妈?”

这一爸一妈,恰如慈父严母,是个极好的搭档,罗君彤虽是文人,但治军很严,跟范绍增的嘻嘻哈哈形成鲜明对比。

罗君彤到任后,发现官兵时常聚赌,便贴出禁令。众人跟着“范袍哥”野惯了,哪里放在眼里,范哈儿自己似乎也赌瘾难消,某天甚至把部下们召到家里去赌。

麻将正推得热闹,卫兵突然报告,说罗副师长带人来抓赌了。范绍增听到后,噌的一下就从后门溜掉了,其他人被破门而入的罗君彤逮个正着,赌资全部予以没收。

赌徒们认为这是在范绍增家里,罗君彤就算吃了熊心豹胆,也得给师长几分薄面吧,于是都去找范绍增,让他出面说话。

范绍增舌头吐得老长:“姓罗的是包公下凡,我惹不起啊,当时要不是我跑得快,也得倒霉哩。我看算了,大家以后遵守禁令才是。”

范绍增为一师之长,竟然也怕成这样,罗君彤“罗包公”的形象马上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