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国家的诞生(第9/9页)

阿拉木图协议也给了乌克兰一些补偿,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随即解散了,这样一来,也就为那些尚在骑墙观望的美国和西方各国承认乌克兰独立扫平了道路。对于乌克兰代表团来说,最重要的是,尽管有戈尔巴乔夫的坚持,可是阿拉木图会议还是没有成立超越于国家之上的机构,也没有通过统一的独联体公民身份来侵犯乌克兰的主权。此外,在别洛韦日特别成立的独联体国防委员会,唯一目的就是任命沙波什尼科夫担任总司令,以此吸引他离开戈尔巴乔夫,现在被心照不宣地从协议上删除了。克拉夫丘克事后满意地回忆起这次峰会,他说在会议结束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大会的主人纳扎尔巴耶夫“情绪平和地起身,有条不紊地宣布了我们各方做出的决定:苏联不复存在了,独联体的成立已是事实,现在我们将致力于构建新的关系”。[32]

贝克在乘坐美国飞机飞往华盛顿的途中,在大西洋上空,他接到了遥远的阿拉木图打来的电话。纳扎尔巴耶夫给美国国务卿打电话,通报了刚才会议的结果。他对贝克说:“阿拉木图会议结束了。11个共和国参加了会议,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决定统一管控他们的核武器。战略性核武器很快将被运往俄罗斯,其余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10年内将成为无核国家。”

贝克简直喜不自禁,他对哈萨克斯坦总统说:“我十分感激你打电话给我,你说得很全面。这与你我和其他共和国领导人讨论的结果完全一致。”纳扎尔巴耶夫感谢了贝克,但是他也强调这份成果来之不易。贝克回答:“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他向这位前共产党领袖承诺,美国将很快承认哈萨克斯坦独立。[33]

莫斯科《消息报》写道:“时间将决定阿拉木图协议的真正意义。”如果说,此次会议所具有的长远的重要性对于参会者和观察员来说尚不清楚的话,可是,对于有些人,当下的政治前途就系于这次会议的结果。第二天,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切尔尼亚耶夫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是阿拉木图屠杀日。很明显,和1917年10月25日相比,这将是一个转折点,有着同样不确定的后果。”切尔尼亚耶夫指的是74年前布尔什维克攻占圣彼得堡市,该事件改写了俄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他和自己的上司戈尔巴乔夫将步入政治生涯最后的、或是最富有转折性的阶段,倘若不是悲剧阶段的话。[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