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国家的诞生(第7/9页)

独联体新机构的属性及其职权范围让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深感忧虑,以至一度不清楚他是否能参加阿拉木图峰会。在别洛韦日会议上,克拉夫丘克曾坚持说,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将限制其独立的独联体机构。那天,他做到了。现在,这样的安排突然受到了质疑:从叶利钦助手的讲话可以看出来,俄罗斯渴望独联体各国之间“加深”交往,减少隔离。可是,克拉夫丘克不高兴了。他遭到了来自政府、议会和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对,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他这么做出卖了国家利益,在国家刚刚赢得了长久渴望的独立后,他随即这么做是一种犯罪。这些带领自己国家获得了独立的前共产党官员,在尚未和内阁及议会展开充分磋商的情况下,就签署了这份看上去好像重塑苏联的协议,他们这么做到底有什么企图,许多人对此感到怀疑。

《别洛韦日协议》签署后,一项在莫斯科、基辅和明斯克展开的民调显示,在基辅,只有50%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该协议的签署,而在莫斯科和明斯克,该数字分别是84%和74%。赞成成立独联体的基辅民众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而不是三个斯拉夫国家组成一个政治统一体的概念使他们受到了鼓舞。根据基辅的民意调查,54%的受访者把独联体的成立和更好的经济前景结合在一起,而在莫斯科和明斯克,这一数字则是38%和44%。[24]

在中亚总统建议取消原来的条约、签署一份新条约后,克拉夫丘克表明,他并不急着去阿拉木图。他一贯如此,善于放低姿态,以柔制胜。克拉夫丘克表示自己没兴趣再讨论什么新条约,他这么做让大家都深感不安。如果说中亚共和国不希望失去俄罗斯的话,那么俄罗斯也不愿失去乌克兰。叶利钦曾反对在没有乌克兰的情况下,签署戈尔巴乔夫的联盟条约,因为这么一来,就只剩下俄罗斯和中亚穆斯林国家的“一对一”的关系了。所以,叶利钦认为没有乌克兰的独联体也不成立。12月18日,贝克在基辅会见了克拉夫丘克,谈话刚开始时克拉夫丘克请求美国支持乌克兰独立。当克拉夫丘克告诉贝克,他会前往阿拉木图时,美国国务卿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25]

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和克拉夫丘克可不一样,他急于参加阿拉木图会议。在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后,他很快发表了一则声明,大意是说,独联体不是只有斯拉夫国家参加的俱乐部,它是向其他国家敞开的,中亚国家也可以加入。但是,白俄罗斯人可不想不计代价地扩充独联体。他们的想法是:只有没卷入暴力冲突的共和国才可以被邀请参加独联体。这样的话,有些国家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了:摩尔多瓦共和国,努力控制斯拉夫人占主导地位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阿塞拜疆共和国,努力想让亚美尼亚居民占主体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属于自己的国家;亚美尼亚共和国,也卷入了卡拉巴赫冲突;或许还包括格鲁吉亚共和国,该国反对派和政府军发生了巷战,因为在阿布哈兹和北奥塞梯地区,非格鲁吉亚人占据大多数,他们要求自决权。理论上讲,如果在阿拉木图峰会通过了白俄罗斯人的建议,那么俄罗斯因为车臣危机的加剧,也应被禁止加入独联体。[26]

与白俄罗斯人的建议大相径庭的是,阿拉木图会议必须对分裂势力保持坚定的立场。随着阿拉木图会议召开日期的临近,两个分裂地区——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和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要抢在它们的“本国”之前,申请加入独联体。与此同时,俄罗斯承认按照苏联时期边界划分的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这么做并不能缓解分裂地区的紧张局势。1990年至1991年间,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中央曾大力支持这些自治区背叛自己的“母国”,现在,在苏联走向崩溃的最后时刻,这些反抗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正如人们可以预见的那样,苏联共和国早前都遇到了自治运动的困扰,所以,在别洛韦日会议上,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总统都宣布,他们支持各个共和国的“合法”当局。按照俄罗斯的提议,他们签署了一份声明,支持摩尔多瓦领导层镇压德涅斯特河沿岸的斯拉夫分裂势力。3位斯拉夫总统强调各国现存的领土不容侵犯,并且要在法律框架下处理斯拉夫人的民族问题。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一致意见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南斯拉夫”,在戈尔巴乔夫末日预言中,曾经这么形容苏联。[27]

尽管3个斯拉夫共和国能和平共处,可是其他国家就做不到了。在非斯拉夫地区,种族之间的战争正愈演愈烈,苏联的军队也卷入了冲突之中。12月9日,《别洛韦日协议》签署后的第二天,摩尔多瓦的军队在边境城市本德尔与德涅斯特河沿岸的民兵组织展开交战。德涅斯特河沿岸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形式上仍由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第十四军的支持。在接下来的数日中,德涅斯特河沿岸城市杜博萨雷爆发冲突。在阿塞拜疆,总统穆塔利博夫在12月18日接管了共和国境内的全部军队。他希望苏联军队要么接受他的指挥,要么撤出阿塞拜疆。第二天,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成立了自己的国防委员会,主要指挥当地民兵组织,同时和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军队展开合作。亚美尼亚总统彼得罗相签署了一项法令,加强亚美尼亚当局和共和国境内的苏联军队的关系。虽然阿塞拜疆人把本国境内的苏联军队视为潜在敌人,但是亚美尼亚人却把他们当作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