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林名士——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第9/26页)
那时候何晏还没死,政治环境还很宽松,学术气氛还很浓厚,所以名理派的傅瑕也宽宏大度。这场辩论,展现了十足的名士风流。辩论的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学术观点的争论,并没有影响到互相之间的交情,他们很快都成为了好朋友。
不过,这次争论为以后的才性关系问题奠定了基调,后人的辩驳分析,都没有跳出这次讨论的框架。
旬粲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玄学思想的发展,可惜他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29岁!关于他的死因,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来让人不胜唏嘘。
旬粲出身极好,长得很帅,又很有文采,又蕴藉风流,所以曹洪就把自己美丽的女儿许配给了旬粲。小两口非常恩爱,你侬我侬,生活极其美满幸福。
但是天公不作美,在一个大雪满宇宙的冬天,他的爱妻生病了,病得特别严重,浑身发烫,怎么都不退烧,良医束手无策。旬粲着急得抓耳挠腮,又心疼妻子,又难过其病痛,恨不得自己能为妻子分担高烧的痛苦。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看起来是那样不可思议的举动——他跑到院子里,赤裸身子,把自己冻得冰凉,然后跑回屋子,抱着妻子,用自己的身体为妻子降温。
可是结果呢?《世说新语》的记载用了九个字:
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
旬粲就这样死了,没人知道是因为自己受凉病死的,还是思念爱妻伤心殉情而死。总之,在他的妻子死后没多久,他也死去了。
我想起另一个人。
一千多年后清朝的大词人、大名士纳兰容若。纳兰和旬粲一样,同样是帅哥,同样是贵族子弟,同样文采风流,同样夫妻和睦,同样也是爱妻早故,为爱而亡。
大约是老天不愿意看到人间太美好,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怎么可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集于一身呢?所以,对于接近完美的旬粲、纳兰,老天给了狠狠的一击。又或是老天太爱惜他们了,趁他们还都年轻,就终结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成为人间难以再有的风景,成为庸人们永远的记忆。
总之,238年,旬粲美好的生命结束了。第二年,就迎来了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的时代。魏晋苦难的黑幕,也就此拉开。
旬粲是幸运的,因为早亡,所以没有赶上被司马氏残害。早得一步走,片叶不沾身。
夏侯玄之死
旬粲是玄远派名士,他在洛阳的时候,和同为玄远派的何晏、夏侯玄都是好朋友。
249年高平陵事变,司马氏夺权,玄远派的名士被杀了许多,何晏也没能躲开厄运,这些前文都交代过了。
何晏被杀了,誉满天下、同为玄学领袖的夏侯玄的命运又如何呢?高平陵事变中,夏侯玄正在外地做官,所以侥幸逃过此劫,并没有受到株连。但从此之后,夏侯玄谨言慎行,不再参与交游清谈,不再写文章。
251年8月司马懿病死后,有个叫许允的人高兴地对夏侯玄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一死,这下您用不着再担心了!”
夏侯玄苦笑说:兄弟啊,你怎么看不明白啊!司马懿是上一辈的老人,他活着,还会念及故人的情谊把我们当晚辈看,我们还没多大危险,他一死,恐怕他的两个儿子就容不下我们了!
事情发展果然如夏侯玄所料,尽管他三缄其口、低调做人,麻烦还是找上门来!
当时还有个大名士,叫作李丰,也属玄远一派,前面介绍过,就“才性关系”问题,他是主张“才性异”的代表。
李丰也算皇亲国戚,魏明帝曹睿的大女儿齐长公主,嫁给了李丰的大儿子李韬,所以李丰和曹睿是儿女亲家。曹睿死后,儿子曹芳即位,曹芳还得管李韬叫姐夫,所以李丰也是绝对的高官显贵。在曹爽和司马懿斗争中,李丰保持中立,所以高平陵事变中,李丰并没有受到牵连。
司马懿夺得政权后,对李丰这位名士也是采取拉拢的态度,司马师当权后,还擢升李丰任中书令。曹魏时期的中书令是天子近臣,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政策,职位非常高,差不多相当于全国人大委员长。
不过李丰并不买账,他对残忍诡异的司马家极其反感。
强权之下,皇帝曹芳已经形同傀儡。司马师不但虚伪残忍,而且安排了无数眼线在曹芳身边,堂堂皇帝,身边竟没有几个人可以信任。可以信任又能倾吐郁闷的大臣,就只有李丰了。
李丰任中书令两年间,经常被曹芳召去谈话,谈话的内容也严格保密。猜忌成性的司马师认定这些谈话都是针对自己、要除掉自己的计谋,就请李丰相见,然后诘问谈话内容,不料李丰就是不透露他们谈了什么。司马师暴怒之下,竟然用刀柄猛烈撞击,把李丰一下一下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