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6/8页)

“这是最棒的礼物,少校。”

“好,很好。坎宁安上将的人会和你接触的,他们会把详细情况告诉你。”

福勒全速前进,仍满足不了马斯基林急着赶回山谷的愿望。“海军上将”希尔的舰队即将再次出航。

次日便是九月三十日,晚上,虚张声势的“玛尔特罗行动”按计划进行。伪装网下,他们架起了七百二十二个“遮阳罩”,其中有一些放在空沥青桶上,如此可让空中的侦察人员误以为那是卡车的轮胎。

最后,这每一个“掩蔽处”都将进驻一辆坦克或一件重型武器。当这些伪装物就位,与真卡车混杂在一块后,便被编上一个号码,位置也被标示在地图上。这些号码将分发至每名装甲兵和炮兵手中,如此一来,在展开“掉换行动”的那个晚上,他们才知道该前往哪一个掩蔽地点集合。

舞台进行“装置”时,阿拉曼战线大体上仍保持平静,不过蒙哥马利下令部队在南段发动几次试探性的攻击,好让整个误导计划更加合理。一个晚上,四十四师的皇后旅在攻击穆纳西伯洼地时遭到德军顽强抵抗,造成三百九十二名官兵伤亡,但他们成功占领这个地区。若他们想让德国人相信总攻将在南段发起,就需要一个能让部队集结的地点,而这里正合适。

德国侦察机在南段的活动渐渐频繁,使得参与伪装工作的人相信他们的努力已引起了德国佬的注意。

十月七日,在布莱恩·罗伯的监督下,英军开始在毕尔马塞里克附近建造南方的假补给基地,并取名为“布莱恩”。他们利用棕榈床架、木桩、假铁轨、旧油桶、装番茄用的柳条箱和大量电线,造出九千吨货物堆积的假象,并以网布、深绿色的细铁丝或暗色伪装网加以遮蔽。尽管有些假弹药堆是平面的,完全不具立体外观,但他们还是在基地内建造了七百多个物资贮放地。

为了让这个假补给基地看起来更真实,他们还盖了一些建筑物,搭起许多帐篷,并派遣一支小分队进驻。这个分队的人每天开着三辆卡车在基地四周内外绕行,以留下车痕,造出数十部车辆来往运输的假象。

一旦“布莱恩”建造完成,整个舞台也就布置完毕。“运输”车辆集结在北方,“补给基地”则是在南方。在真正的表演者——第八集团军的坦克大炮登场前,他们会保持这个场景一段时间,好让“观众”习惯这样的布置。唯有在敌人的情报部门对这些布置进行彻底侦察,有如怀疑的观众上台检查铁连环是否暗藏机关时,成功演出必须具备的微妙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这期间,为了让“观众”保持轻松的心情,蒙哥马利下令部队在南方加强巡逻,甚至偶尔闯进地雷散布的无人地带。至于北方,则完全保持平静。

德国情报部门非常在意英军的这些设施。一天之中,德军侦察机会进行多次空中拍摄,详细检查英军任何一个小小的行动。毫无疑问,英军即将发动一场军力远胜过非洲坦克军团的大规模攻击,但最重要的问题是攻击将在何时何地发生。若能解出正确答案,他们就能把高机动性的非洲坦克军团的力量集中投入英军预定攻击的那一点加以阻挡。

德军以为,一切证据都表明英军将在十一月初在战线南方发动攻击。大量贮藏在南方的物资让其他攻击地点的猜测都失去了意义,而由水管线路构筑的进度推断,这条线路必须到十一月才有可能完工。无论如何,德军情报部门深信他们至少能在英军发动攻击前两天告知隆美尔,让他有充裕的时间赶回战场。

第一批假装备运入玛尔特罗基地后,魔术山谷工房的工作量稍稍减轻,但为了到时的掉换和转移行动,他们仍得准备数以百计各式各样的装置,并且只有利用晚上才能搬运。至于魔术帮的海上出击计划,马斯基林迟至十月十日才得知详细的内容。

坎宁安上将的幕僚并未对这次行动抱太大期望。海军只为他们提供三艘配备甲板炮的快艇,计划航行至德军防线后方的海岸进行炮击。“我们只是要制造一点紧张效果,”海军派来的负责军官大卫·菲尔丁中尉说,“只要引起他们注意让他们稍稍分点心,我们就马上溜之大吉。这样你应该很清楚吧?”

马斯基林听得很清楚,但他心里有更远大的计划。“既然要这么做,”他客气地建议,“就干脆更进一步,让德国佬以为我们打算大规模登陆好了。”

菲尔丁立刻反对,表示海军既没舰船也没人力,无法执行这样的任务。

马斯基林露出自信的笑容。“如果我只用我的人和你们那三条船就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随你。”菲尔丁回答。于是,代号“诺斯行动”的计划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