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6/10页)
“在埃及,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俯冲式轰炸机群的支援下,已突破了阿拉曼防线。”
轴心国即将在北非大获全胜的态势,使德国领导者取消了原本准备进犯马耳他岛的“大力神行动”,改把这些军队拨给隆美尔。隆美尔固然渴望增援,但这一举措让英国空军和海军再度从马耳他岛行动,又对轴心国的补给船队造成严重威胁。
隆美尔在七月二日再度发动攻击,一样毫无斩获。墨索里尼已来到昔兰尼加的最高指挥所,不耐烦地等待入城仪式。
七月三日,战况急转直下。精锐的意大利炮兵被新西兰第十三军团歼灭,英国沙漠空军也不可思议地进行了九百架次的攻击。到黄昏,隆美尔的军力骤降,只剩二十六辆可投入战斗的坦克。他知道实力已大大削弱,便决定暂时巩固目前的成果,等待后方增援补给。
第八集团军英勇奋战,守住了阿拉曼防线。消息传回开罗,尼罗河三角洲的人们恢复了对英军的信任。惊慌的情绪慢慢消退,物价突然恢复到“盖口计划”实施前的水平,各家餐厅则收起准备好的德文菜单。但英军的地位仍不稳固,撤离埃及的行动也仍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非前线迫切需要的物资都被运往苏伊士运河以东,以掩护撤退,在大马士革的英国情报员则倾全力盯住德尔维希族的伊玛目,防止他突然出击。
军方已改变命令,允许在军中任职的英国女性留下等候局势进一步发展,但撤离老幼侨民的行动仍继续进行。此外,他们还在离城市有段距离的安全地带设立了一个临时指挥总部。
魔术帮仍勤奋工作,希望把开罗和亚历山大变成轴心国侵略者的死亡陷阱。在各项基本伪装物品都进入生产程序后,马斯基林进一步发明一些更神秘的装置,例如可隐藏大炮的浓雾、人工流沙坑、一种能让敌人难以发现火力配置的平光照明装置,以及经过精心设计、摆放后可把敌人导向陷阱的镜子迷宫。
战斗在七月初激烈进行,双方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隆美尔不断探触阿拉曼防线,想找出一个最脆弱的点投入大军攻击。尽管军力已严重短缺,他却用散布在各装甲部队中的木头坦克和假火炮成功隐藏了自己的弱点。
第八集团军每当遭遇强攻,必定会猛烈反击。奥金莱克想让非洲坦克军团陷入一场消耗战,他知道如此下去获胜的一定是己方。
七月二十日,等不出结果的墨索里尼悻悻返回罗马。隆美尔向尼罗河的盛大进军已受到阻挡。非洲坦克军团将再次在沙漠中度过漫长的夏天。
七月底的开罗虽呈现一种表面的宁静,但众人仍准备好行李箱,加满汽油,以便在必要时——在“沙漠之狐”又从衣袖中变出一份惊奇时迅速逃离。
丘吉尔于八月三日飞抵开罗,召集非洲和远东将领开会。总参谋长阿兰·布鲁克将军也在几小时之后抵达开罗,稍后赶来的还有南非陆军元帅斯马特斯,以及从印度过来的韦维尔将军。最后现身的是一直与部队待在沙漠中的奥金莱克,他到场时仍穿着卡其棉布军服,戴着普通的军便帽。
这些核心人物立即关起门来进行长达一天的会议,却未对外界透露会议的目的。根据观察家的说法,丘吉尔似乎要任命一名新的第八集团军指挥官。
对于丘吉尔大老远跑来开罗,每个人都各有看法,希尔的见解最不同凡响。“他久闻此地少女的美貌,”他大放厥词,“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想一想,在国内时全国的人都他妈的盯着他看,哪有这里好下手?”
福勒叹了口气。“迈克,除了女人你就不会想到别的吗?”
希尔立刻以夸张的表情假装陷入沉思。
事实上,丘吉尔亲赴开罗,是为了在阵前进行大规模的走马换将。这支挥霍大量资源、在战场上的表现却乏善可陈的军队,早已让丘吉尔愤怒不已。格查拉的溃败助长了他的不满,让他质疑手下这些将军的领导能力。为了找回失去的信心,现在他只想快点在沙漠中打一场胜仗。“隆美尔、隆美尔、隆美尔,”他气愤地说,“还有什么事比打败他更重要?”
奥金莱克对战况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只要等到初秋,他就能备齐人员装备,军力压过隆美尔的部队。在那之前,他只想固守阿拉曼防线,因此强烈反对首相强势的进军要求。
丘吉尔和布鲁克决定,指派在第十三军团颇有名声的指挥官、绰号“重炮手”的哥特将军担任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官。更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宣布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将取代奥金莱克担任中东战区总司令,并于八月十五日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