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纯可卡因人咬狗(第11/26页)
他说他盖起这样的房子是想要帮助小毒贩成为大毒贩,给他们进入可卡因交易的机会,让他们能真正赚到钱。他们卖的越多,去的房子就越大,得到的可卡因价格就越低。罗斯早期的许多客户后来都成了百万富翁。
由于方便岩石的需求开始超过可卡因粉末,他们也必须扩大生产。一开始罗斯用小药瓶做游离盐基可卡因,一次一克。当房子里开始塞满了小药瓶时,他开始用装药片的大药瓶,接着又用上了蛋黄酱坛子和婴儿食品瓶。后来他觉得装满所有这些瓶子实在太费时间。现在他卖的岩石数量太大了,所有这些瓶子都装不下。他决定对生产过程进行工业化改革。
最后我用上了大桶,工业用的那种大桶,大约……四五十加仑[150到190升]。要两个家伙才能把它抬起来。我们一次往里面倒进三十,四十或是五十[公斤的可卡因]。我有两个小家伙,他们负责把可卡因切开倒进去。还有个家伙,他负责一大箱子的发酵苏打……他把苏打倒进去,我们把水倒进去,拿个勺子,一个很大的勺子——我的伙伴说看起来像支船桨——开始搅拌。你得戴着面具,要不然干活的时候就会飘飘然起来。
由于罗斯现在走到了可卡因食物链的顶端,他开始直接从走私可卡因的人手里进货。这样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货更纯。一公斤可卡因可以生产出一公斤——如果再掺上点苏打的话可能还要多点——的方便岩石。所以,把混合物在他的一个工业用的炉子里加热几个小时之后,罗斯的技术可以让他得到一大块重达三十到五十公斤的坚硬的提纯可卡因。有时候是白色,有时候是黄色,有时候是豆青色。没有人关心颜色怎么样。他们担心的是下一步:怎么把人孔盖大的一块游离盐基可卡因切开。
他们常用把斧头把它劈开。罗斯笑着说:
是呀!用斧子!往大块游离盐基可卡因上——砰!—地一砍的时候,它就像这样,当啷!一下子四分五裂了。接着有个家伙拿天平,口里叨咕着:“谁谁谁要十公斤”,然后放到塑料袋里。我们有运动包,耐克包等等。上面写上他们的名字。扔到车里。第二天一早,人人都在早餐的时间点碰头,收了钱,告诉他们到哪儿拿货。
罗斯对市场经济学悟性很高。他不仅仅在身边建立了一个等级机制,使自己可以向其他位于可卡因食物链底端的的人供货,而且还发明了一种颇有创意的方法来对付竞争者。
如果我听说有[我不认识]的人在干这个,我就会去把他们收到我的旗下。因为他们的进货价没有我的便宜:他们的购买力没有我的强。我的货价格总是比他们便宜。我会去把他们笼络过来……我会到另一个帮派的人那儿去,教他们怎么做,可能是给他们开个头吧。我也许会给他们八盎司,十盎司[225到280克]的货:“拿去”。他们便出去把货卖掉。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死心塌地跟着我。
新笼络过来的人最后总是会回到罗斯这儿来拿更多的货。同他做生意,他们拿到的岩石价格总是最低的。当然,由于他下面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也需要更多的可卡因,买的可卡因数量也越来越大——价格就更低了。1982年,罗斯已经成为中南部最大的可卡因贩子,一个星期要销掉15公斤的货。到1983年的时候,可卡因粉末的市场已经完全崩溃了:人人都想要方便岩石。罗斯会为他们准备好的。1984年,他一个星期要卖掉50公斤的可卡因。他刚起步的时候,一公斤可卡因的批发价是25,000美元。在他的顶峰时候,罗斯的进货量大到一公斤只需要9,500美元。即便把他是给供货商供货而不是直接经营进口或是直接在大街上做生意的因素考虑在内,他每天也可以有100,000到200,000美元的利润。有时候他一天可以卖上价值一两百万美元的可卡因。
正如几年以前巴哈马的情况一样,可卡因的大量供应导致价格急遽下跌,结果使得越来越多以前买不起的人也可以试试它了。“我最开始做可卡因生意的时候,”他说,“没有什么黑人吸毒。它仍然是白人梯队的毒品。他们觉得买不起这东西。黑人买不起这个。我觉得我所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让我周围少数民族的人——主要是黑人——也能买得起它。”
使用可卡因的人口统计数据发生了变化。它从一种富人的毒品,变成了一种大家的毒品。游离盐基可卡因以这种方式在西海岸蔓延开来。
当然,没过多久,罗斯的活动就传到了警察的耳朵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这间安装了电子设备和防弹门的古怪的白屋子里同他谈话。罗斯的故事是个双重悲剧:在他忙着赚大钱的时候,他的产品毁掉了无数美国人的生活,他也写好了自己的逮捕令。这真的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因为如果他干其他任何一行有他在可卡因这行一半成功,他现在也成了全美国人的英雄。在我看来,他贩卖可卡因这一事实并不能抹杀这一点:在这个已经非常繁忙的市场上,他碰巧是个既有能预见事物的未来发展的远见,又有朝这个方向采取行动的勇气的资本家兼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