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25/67页)

正午的日光照耀着寂静的山川,枪炮声的间歇使这种寂静深邃得可怕。

7月的湖南太热了,中日两军在酷热中血战,中国士兵将之比喻为蒸笼里的死斗,日军回忆起衡阳之战时,第一句话基本上则是“灼热的地狱”。

下午2点,日军压制性炮火再次响起。

第1大队长大须贺把作为预备队的第2中队派上去。

中队长黑川启二带头赤膊,领着一帮光着膀子的日军再攻张家山西北小高地。

快冲到四五米高的断崖前,他发现身后的士兵手里少了点什么。梯子呢?进攻前还真准备了,但进攻时也真忘了。黑濑联队经历野战无数,以前还真没有过攻打山头时扛着云梯的经历。黑川只好叫部下从断崖下横向摸索前进,看看有没有机会。还别说,峰回路转,他们还真寻得一处,这个地方虽也被削了,但动得不太厉害,而且还有棵树,搭人梯的话,再借助那棵树,可以爬上崖。就这样,黑川残部翻上了崖,接下来消失在山坳处,看意思是跟铃木手下那几个士兵会合去了。

用望远镜观战的黑濑提心吊胆。

就在黑川中队士兵的身影消失在山坳后两分钟时,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巨大的白烟升腾在山坳上空。黑濑闭眼的时候,黑川已被突袭而来的手榴弹炸飞。但即使如此,日本人还是嘴硬,在第133联队的战史里这样写道:“中队长虽战死,但若该中队第1小队长小熊在此,将会继续进攻,但少尉因护送病员还未返回中队。”

小熊全名小熊幸男,但小熊来了就真管用吗?

黑川中队残余的十几个日军,虽跟铃木手下那几个人会合,但由于害怕仰攻时再遭手榴弹打击,停下来不知所措。第1大队长大须贺立派另一个预备队第1中队跟进,但该中队还没冲入断崖下,中队长铃木斋就被打成重伤。第1大队的四个中队长至此两死两伤,只有第3中队长小山暂时还能作战。

为清除西北小高地上的日军,徐声先营长决定亲自带队发起夜袭。

山间的夏天,傍晚6点过后,暮色就已经降临了。入夜后,衡阳下起小雨,天空阴沉无月光,张家山阵地群如同肃杀的大墓。上山前,徐声先叫部下弄上来一大坛子衡阳特产的胡子酒分给大家喝。痛饮中的徐营长杀气逼人,战士们都知道自己的营长会写诗,但此刻怎么也没法把诗人的称呼跟他们的营长对上号。

不到20分钟后,就已经白刃接战。

雨水随之腥红。

在寂静的黑夜里,所有的一切都如同默片:张大的嘴巴、惊恐的眼神、刺刀刺胸腔、肋骨和脖颈的特写;而一旦恢复了声音,惨叫甚至鲜血喷出的声响就会一齐冲破耳膜。如果此时给徐声先一个特写,会看到他眉峰如剑又如笔。他是一名多情的诗人,又是一名铁血的军人!

张家山,在徐声先狮子甩头的怒吼中一片血色。

天亮后,张家山阵地一片寂静,黑濑平一知道情况不妙,又派足立初男组织第2大队再攻。守军在徐声先指挥下,与日军陷入白刃战。

徐声先受伤不下火线。

在张家山身后肖家山附近团部的陈德坒,派出第30团萧维第1营的两个连在天亮前接防,并补充手榴弹。在张家山主阵地的反斜面,新到的第1营的士兵正一箱一箱地扛着手榴弹往上运。

多少年后,预10师师长葛先才回忆起衡阳战时说:“只要上过张家山,就是老兵。”

张家山夜幕再次降临时,黑濑联队中所谓“最善战”的小熊少尉归来,当即对第1大队长大须贺贡说了番誓夺张家山之类的话。大须贺一激动,向黑濑请战夜袭。黑濑的计划是,等天亮后,调整兵力后再攻,但大须贺认为小熊到了,必定能马到成功。黑濑只好答应,叫足立初男第2大队为其策应。大须贺和足立关系非常好,部下也怀疑为什么这俩人这样好,所以两个人很快制订出协同进攻计划,然后出动了。

衡阳第10军之顽强善战已令黑濑陷入梦魇。

日记中黑濑这样写道:“剩下灼热的烈日渐渐西沉,岳屏高地被夜幕笼罩,张家山高地也消失在黑暗之中,稍带热气的微风更使人感到战场之夜的可怕。”

徐声先换成了萧维,但张家山还是张家山。

夜8点,张家山寂静;9点,依然寂静;10点,还是寂静。

到11点,张家山西北小高地上突然传来一连串手榴弹爆炸声。

亮光中,轻重机枪骤然响起。10分钟后,整个山丘又陷入寂静。

如果在别的战场,黑濑的第一反应会是:部队已成功占领山头,但这里是衡阳。仅仅一天打下来,他就不敢有前面的想法了,第一反应已经是:难道全军覆灭了?联系两个大队,但通信全部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