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美国中西部眼中的山水(第7/7页)
毫无疑问,李雪曼1973年对中国的访问,为一年后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扫清了道路。那个文物展览堪称中美举办文物展览中的破冰展。它在华盛顿展出了6个月,展览开幕活动既热闹,又把握了分寸。然而在最初,堪萨斯城并未被纳入展览巡展地。武丽生对随后发生的事情有如下描述:
通过史克曼的关系,并通过堪萨斯城居民、尼克松总统顾问伦纳德·卡门特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也来到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巡展。于是,中国人同意进一步延展,使旧金山的华侨也能一睹展览风采。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没有亚洲艺术研究员。因此,我担任了相当于3个展地的策展人角色,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则负责展览图录和布展。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十分有限。展览图录和展品说明牌的每一个字,都要经过审查。中国内部的事情令人惊慌失措,中国人希望展览图录中只出现文物的照片。于是,我们决定用高质量图片,印出一本好“画书”,同时安排出好的展览陈列。
随后,中国派出了一组博物馆专家,陪伴着展品巡展。他们的任务,是确保展品说明牌不出现任何修改。“他们特别想观看我们收藏的绘画,”武丽生写道,“但是未获允许。”尽管如此,坚冰已经破裂。
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克曼和李雪曼光荣退休,被授予卓越博物馆前馆长的荣誉称号。除了对某些藏品归属和征集问题有争议,两人之间通常属于朋友关系。正如两人都赞赏的千年手卷《溪山无尽图》,两人秉性相投,与德高望重的中国学者一样,都喜欢收藏石头。从内心讲,李雪曼像一块升入云雾之中的岩石,坚硬、固执、朴实无华;史克曼则如潺潺流水,在充满暴力和狂热的世界里,寻找蜿蜒曲折的前行道路。李雪曼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查珀尔希尔,有一栋朴实的乡间小屋。1986年6月,他从那里给史克曼写了最后寄语:
亲爱的拉里,我听说你已从可怕困境中痊愈。在此给你写信表示祝贺,希望你能继续保持健康。随信寄去一张照片,以显示你对我们退休后家庭生活的良好影响……我们卧室的外面,可看到一处围起来的小花园,照片后面的石头,是你赠送的礼物,让我备感荣幸。近处那块石头,是我们在圣安东尼奥捡到的。显然,这里是你在密苏里州奥扎克花园的石化基地。不管怎样,我们喜欢这个花园,希望它是祝福和提醒。非常感谢你赠送我们的那块石头,我们会继续摆放使用它,以表示我们对你的谢意。“恋石癖”不属于最坏的罪恶。真的,它属于美德。或者说,我们相信如此。我想起了南宋,不知道它是否已在我的内心凝固……我们的生活品位,不知是真的太甜,还是令人忧虑?从现实版“艺术博物馆”的角度看,我们很享受自己的花园和退休生活。祝好!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