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共和国之死(第6/12页)

公元前36年9月,屋大维最终消灭了塞克斯图斯的舰队。后者逃往东方,被安东尼的人处死了。与此同时,雷必达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被撇在一边的不满,屋大维则问也不问安东尼,正式剥夺了他三巨头同盟成员的资格。年轻的恺撒比他的养父更牢固地掌握了罗马,不在乎安东尼必然会抗议。虽然才27岁,他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不仅是罗马,不仅是意大利,半个世界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但他和安东尼的统治仍是独裁式的。在期满之后,三巨头协议立即于公元前37年被续签,除了给罗马人带来了一些苦难外,它没有什么先例作为合法性的基础。以前,共和国只在其他民族那里认识到那种无助感。如今,它自己就很绝望。早在公元前44年,恺撒刚刚遇刺,他的一个朋友便警告说,共和国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样的天才都没有办法,别的人又能做什么?”18罗马人遭受着野蛮的蹂躏,不知何处是尽头。传统原则一去不返,有什么可以替代它们呢?

共和国公民是如此绝望和没有方向感,难怪他们会产生一些奇异的幻想:

西比尔的诗歌预言过王的时代,

现在,它来了。

时间孕育的伟大循环又开始了。

圣洁的正义和黄金时代回来了,

上天送来了他的长子。

这个男孩出生了,黑铁一代将过去,

黄金一代将布满世界。19

这些诗行写于公元前40年,正是意大利的苦难时期。作者是P.维吉利乌斯·马洛(P.VergiliusMaro)——维吉尔——来自肥沃的波河(RiverPo)盆地,那儿的土地委员会活动极为猖獗。维吉尔的其他一些诗歌描绘了失地农民的痛苦。在对乌托邦景象的憧憬中,人们体会到深深的无奈。席卷罗马人的灾难如此深重,他们还能以什么聊以蔚藉呢?先知渴望在希腊人和犹太人中早已有之,如今在罗马人中也产生了。“西比尔的诗歌”:这不是藏在卡匹托尔山上的那些书中的诗句。它们不包括如何平息神愤的建议,不包括恢复共和国和平的计划。它们只是一些梦想,再没有别的了。

对独裁者而言,梦想也有它们的用途。不管维吉尔诗歌中来自上天的弥赛亚婴儿是谁,在现实中,救世主只有两个候选人——两人中,不是屋大维,倒是安东尼给人们更多有关传统的联想。东方因罗马内战而流尽了鲜血,对一个新时代的渴望甚至超过了意大利。在希腊人、埃及人、叙利亚人、犹太人中,幻象和启示依然贯穿他们的想象。米特拉达特斯是个先例,展示了一个军事强人能如何利用人们的希望。从前,只有罗马的敌人这么做过。将自己扮成东方预言中的救世主?在共和国的公民看来,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罪行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有总督到东方去,听着自己被欢呼为神,模仿亚历山大,送出一顶顶王冠。他们总是担心会沉溺于此,不知它把人引向何方。元老院不允许他们堕落,罗马人民也不允许。但现在共和国已死,安东尼是三巨头之一,不必对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负责。最终,诱惑来自一个伟大、迷人的女王。

克娄巴特拉曾藏在一卷地毯中,迷住了恺撒。对安东尼,她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景观讨好他。女王很了解他,知道他爱出风头,知道他的嗜好,知道他曾装扮酒神狄俄尼索斯。如何讨取他的欢心,女王已有所打算。公元前41年,安东尼在东方不断获得进展,克娄巴特拉离开埃及去见他。她的船桨是用银子打造的,船楼包裹着金子,她的随从穿得像丘比特,侍女像海中仙女(seanymph),她自己则打扮成爱情女神阿弗洛狄忒(Aphrodite)。虽然是安东尼不知羞耻地传唤她来的,但在惊骇的当地人的注视下,她进了他的官邸,很快掌握了局势。当然,她没那么愚蠢,不会一直停留在世人瞩目的焦点,她让安东尼充分地表现自己。“人们到处在说,为了亚洲的利益,阿弗洛狄忒和狄俄尼索斯一起欢宴。”20没有什么比这个角色更能满足安东尼的想象了,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床上伴侣了。正如人们所预想的,克娄巴特拉成了他的情人,两人快乐地在亚历山大里亚度过了冬天。罗马的主妇非常信任埃及的避孕术,但同世界领袖睡在床上时,克娄巴特拉没工夫摆弄那些鳄鱼卵做的子宫帽。如恺撒一样,安东尼也让她怀了孕。她为恺撒生了一个儿子,跟安东尼她干得更好。阿弗洛狄忒为狄俄尼索斯生了双胞胎。

在父亲看来,这里有一种危险的诱惑在萌发:王系传承是最致命的终极忌讳。难怪安东尼转身离去。与他痴迷于克娄巴特拉的传闻不符,安东尼整整四年没见情人。美丽、聪慧、忠贞的屋大维娅足以补偿他。住在雅典时,安东尼经常和聪明的新娘一起参加讲座,扮演着模范丈夫。然而,即使有屋大维娅相伴,他也忘不了克娄巴特拉为他打开的窗口。可怕的故事流传着:安东尼在狄俄尼索斯的神庙里狂欢,披着漂亮的豹皮,打扮得像神一样;在去帕台农神庙的游行队伍中,他在前面引领举着火把的人群;喝醉后他纠缠雅典娜女神,说要跟她结婚。太不像罗马人的做派了。或许在不断的重复中,传言有夸大之处。但在雅典,或在安东尼的其他臣民中,这些算不上什么丑闻。恰恰相反,东方人相信统治者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