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病态的犹太恐惧症的兴起,1918—1933(第16/18页)

希特勒承诺德国要么是世界强国,要么就不再有德国。但是,一个在地理上和人口上的小国,一个危险地位于欧洲中心的小国,如何能够成为世界大国,并与苏联、美国或者大英帝国相竞争?根据希特勒的观点,这要求严格地调动它所有的物质资源,并将人力资源中好战和侵略性的冲动制度化。希特勒要求培养种族主义的坚强的、冷酷的、服从的、坚定的青年一代,他们将热衷于战争和征服。未来希特勒青年团的信条反映了斯巴达式的教育方式:

德国青年必须至精至简,敏捷如猎狗,坚韧如皮革,刚强如克虏伯钢材。他必须学会去除自我,忍受斥责和不公正,要变得值得信赖、沉默、服从和忠诚……女性教育的目标必须刻不容缓地成为未来德国的母亲。

希特勒告诉劳施宁,纳粹国家的主要目标是教会所有的德国人具有残忍的习惯及良知。他坚持认为,只有以这种方式,德国人民才能得到历史的伟大地位。在希勒特的心目中,种族的再生和生存空间的征服是互为需要的。那些认为犹太恐惧症在希特勒宏大计划中只是发挥次要作用的历史学家在两个问题上是错误的:第一,因为希特勒相信创造一个新的雅利安种族类型的绝对必然性是德国伟大地位的前提条件;第二,因为这个信仰需要把犹太人作为一个种族类型同时消灭掉。因此犹太恐惧症是希特勒种族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信念可以追溯到他早期的公开演讲,它们构成了《我的奋斗》论证的中心线索。换句话说,希特勒世界观的基本观点,也就是他所谓的“花岗岩的基础”是对雅利安种族的生物学和文化优越性的信仰。

希特勒大胆地宣称,人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血统。世界存在着优越的血统和低劣的血统。希特勒是一个天然的自然主义者,相信自然依靠鼓励强者的繁衍和阻碍弱者的繁衍来推进着“更高层次的繁育”。然而,人类通过允许优越的血统和低劣血统的混合,以及人为地(社会地)保护虚弱种类的生存,使其能够再生产,从而颠覆了自然的设计。作为一个空想的社会生物学家,希特勒自信地断言:只有当动物和它们物种的代表配对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血统,所谓山雀配山雀,小雀配小雀,白鹳配白鹳,田鼠配田鼠,豺狼配豺狼。任何不同物种的跨界交配天生产生虚弱的或者不能生殖的物种。因为人性是自然的一部分,种族纯洁性的生物学法则是适用的。自然鼓励种族群体之间有着清晰的区分,同时也促进各群体当中统一的特性。这样,白种人、黑种人或者黄种人寻找着自己的种类。因为人类的种族团体在质量上是不同的,因此杂交破坏了种族的纯洁性,产生了低劣的后代。当犹太人和雅利安人交配时,最糟糕的血统污染就此发生。希特勒认为,这件事就像跨物种的交配——这真是生物学上的谬论,因为没有哪个人类群体形成了物种。

根据希特勒的种族分类法,人类种族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种族团体:雅利安文化的缔造者、文化的承担者、文化的毁灭者。希特勒坚持认为,只有雅利安人创造了文化;他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从他最光明的前额一直迸发着天才的神圣火花”,因为他拥有创造性的“种族原子核”。他承认亚洲人拥有高度的文化,但这仅仅是因为雅利安人为此提供了创造性的动力。如果缺乏雅利安持续的影响,例如日本文化“就会僵硬,落入休眠当中……是雅利安的文化浪潮把它从休眠中惊跳出来”,其他的种族群体是不能够成为文化承担者的。

至于犹太人,希特勒认为他们没有真正的文化,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创造文化。犹太人仅仅在利用别人已经创造的东西。他们是纯粹的寄生虫,依靠健康的文化肌体过活。希特勒成见性的犹太人是“一个寄食者,像有害的杆菌,假如只有一个适合的培养基发出扩散的请求,他就会越来越多地扩散”。犹太人一直在其他民族的社会中偷偷摸摸地生存,他们在那里打着宗教社区的幌子,秘密地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希特勒坚持认为,他们的巨大谎言是:他们只是在宗教上有所不同,在其他方面和德国人一样也是属于德国人。相反,希特勒确信犹太人“一直是一个具有明确种族特性的民族,它从来不是一种宗教”。两千多年来,犹太人设法保留他们的种族和文化特性,其纯洁性的程度远超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但是,他们这样做一直是以其他民族为代价的。他们的角色完全是寄生性的,因此对于他们社区的生物和社会的健康来说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