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战长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一战成名(第7/12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三天,美国往中国入援了第一批800支“汤姆逊”冲锋枪。在此之前,因租案法案,中国已开始得到“汤姆逊”(以前亦有少量仿制),由于数量有限,在部队里,一般只配备给士官以上部队长或搜索营的士兵。这批当时战场上最先进的步兵武器,12月下旬才运抵广西全州,在日军合围长沙前一刻,分配给第10军300支运进城。
接下来的战斗中,包括加藤在内的大队本部的十几名日军,基本上都被军部搜索营的“汤姆逊”射杀。李玉堂交给搜索营的任务是,满阵地来回跑,专拿冲锋枪打鬼子指挥官。就这样,堵住了加藤素一。加藤送命前,叫伍长回去报信。报什么信呢?说没法在长沙城里过元旦了?那名伍长还真就侥幸摸黑跑掉了。由于受到岳麓山炮火猛击,加藤大队本部后面的那两个中队也伤亡殆尽。
只说逃脱的伍长,一口气跑回师团司令部,向丰岛报告:“大队长身陷重围!”
丰岛睁大眼睛,喊了一嗓子:“啊?救出大队长!”
紧接着,加藤大队剩下的两个中队紧急出动,在“救出大队长”的呼号中,又被打了回来。
与此同时,搜索营的士兵发现加藤的尸体和他的领章,一个少佐大队长,立即搜身上的口袋,还真发现一张纸,上面记有日军的作战计划和所剩弹药数。
在岳麓山上,拿到这张纸的薛岳大喜,一拍桌子,说:“敌寇之底细,已被我所知。虽仅一张薄纸,但比万挺机枪还重啊!二十六年(即1937年)‘八一三’事变,第一个登陆吴淞的就是今日长沙城下的敌寇,到今年他们已在华作恶近五年,此番必予以重击而后快!”
薛岳下令,明晨集齐岳麓山所有火炮,狠打鬼子第3师团。
经过一天一夜鏖战,到1月2日晨,经过短暂的寂静,上午八点过,长沙全线又陷入激战。打到下午两点,城南冬瓜山、城北开福寺、城东袁家岭,三要点被日军攻占。周庆祥第3师已对袁家岭发起逆袭。城北朱岳那边,开福寺没反攻下来。在城南,方先觉命令葛先才重夺冬瓜山。在岳麓山重炮的协助下,冬瓜山和袁家岭随之复得。战前,炮兵部队就已把长沙周围的地形进行了精确测量,开战后又跟各个方向的守军建立专线联系:“只要有请求,不到两分钟,便能听到炮声。”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步炮协同确实做得极好。
上午十点,日机轰炸了岳麓山和长沙市区。
对日军来说,虽然打长沙只进行到第二天,但第3师团的步机枪子弹就已经成问题了,另外师团的炮兵只过来迫击炮、平射炮和少量山炮,野战重炮没带过来。再加上单师团突击,经过一顿激战后,傍晚时,第3师团伤亡已超过八百人。一天下来就伤亡如此,对日军来说已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这时候第6师团到哪儿了?最先往长沙而来的平冈力联队刚到达浏阳河渡口。
下午两点,丰岛给石井、的野两联队长下令,以城区为目标进行白刃攻击。
的野联队依旧在城南,石井信联队仍在城东。后者参加过第二次长沙会战,当时在永安与第74军廖龄奇、张灵甫部激战多日。在石井指挥下,这一面的日军对城东周庆祥第3师扼守的阵地发起敢死进攻,两军反复争夺的袁家山一线杀声震天。相对来说,的野联队在南面的进攻更受罪,因为他们完全暴露在岳麓山炮口下,也就是说他们一边向前冲锋一边还得提防侧翼的炮弹。的野将手下的两个大队分置左右,鬼头大队在右,横田大队在左,后者距岳麓山最近,只隔着一条湘江,所以横田以一个中队警备湘江。
占领妙高峰的日军收容了由灵官渡突入南城下而被打回来的日军残部,在整顿兵力后再次向陈希尧第28团扼守的南门发起突击。打到这时候,南门外,中日两军陷入夹心饼干般的态势。由于这里明暗碉堡比北门、东门更密集,日军迫击炮和平射炮攻击效果不明显,于是他们开始跳跃式进攻。
1月2日傍晚,岳麓山上的炮火稍微轻了一些,但有数百名士兵乘坐小船如离弦之箭一般向东岸袭来,依旧是第73军的部队。横田虽在江边放了一个中队,但终是难以抵当三四倍中国军队的攻击,一时间阵脚打乱,最后这个中队全部被歼。
晚上时,密切关注着长沙战事的蒋介石给前线将领发来一份电报:
长沙薛长官、李军长玉堂、周师长庆祥、朱师长岳、方师长先觉,并转全体官兵均鉴:我第10军官兵两日以来,坚守阵地,奋勇歼敌,至甚嘉慰。此次长沙会战之成败,全视我第10军之能否长期固守长沙,以待友军围歼敌人。此种光荣重大任务,全国军民均瞩目于我第10军之能否完成,亦即我第10军全体官兵成功成仁之良机。敌人悬军深入,后方断绝。同时我主力正向敌人四面围攻。我第10军如能抱定与长沙共存亡之决心,必能摧破强敌,获得无上光荣。望激励所属,坚强不拔,忍耐鏖战,时时争取最后五分钟,完成使命,无负本委员长及国人所期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