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战长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春华山之役(第6/8页)

在日军袭击下,两个营在短时间内被杀伤六百多人。

李天霞忙活完自己的部队收容后,王耀武也脱险归来。王叫李带着人布置防线,掩护第74军全军收容。

按薛岳的命令,冲出包围后,第74军向浏阳撤退。李天霞这样做了,余程万这样做了,最后逃出来的第58师却出了问题。

廖龄奇多打了一天。不是他不想逃,而是在被第3师团和第6师团前后夹击的情形下他逃不出来。当残臂瘸腿的廖龄奇和张灵甫终于拼死杀出重围时,身边就剩下几百人了。就在此时,廖龄奇脑门上隐现出一颗死星。

廖龄奇带着残部渡过浏阳河后,没再跟王耀武的军部联系,也没遵从薛岳的命令,而是扔下张灵甫,拦了辆过路的火车,把一部分士兵带到了株洲。面对呼啸而去的廖龄奇,一瘸一拐的张灵甫也傻了:“廖师长,你这是要闹哪样?对军人来说,这可是死罪啊。”

在南下的火车上,正好有一个第9战区的参谋,他以前见过廖龄奇,所以很是惊讶。参谋随后把这事告诉了战区参谋长吴逸志,后者听完后不太相信:“廖龄奇?他有那么大胆子?最大战紧要关头,敢擅自脱离战场?”

吴逸志把情况上报薛岳,薛岳一听就火了,他的战区还从未出现这样的事,于是第一时间联系王耀武,问怎么回事,廖龄奇去哪。

王耀武说不知道,他已把转进浏阳的命令下达给他了。

薛岳大吼了一声:跑了!他跑了!

王耀武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廖只是桀骜一些,绝非怯懦之辈,怎么会擅自从前线跑到后方?

后来,见到张灵甫,王耀武问此事。

张灵甫迷茫地说:“廖师长确实坐火车走了。”

到株洲后的廖龄奇,又“鬼使神差”地转赴老家祁阳“探亲”了。没人知道他现在想什么。

留下神田正种第6师团打扫战场,丰岛房太郎第3师团主力开始追赶先期绕过春华山的花谷正,但已落后友军不少路程了。第3师团在春华山、永安受阻后,北野宪造第4师团捡了个便宜,跑在各路日军最前面了,长沙已遥遥在望。

不过,在长沙以北,北野第4师团又遇到问题了。

他们跟一个中国师遭遇,愣被“纠缠”了两三天。这还不算。打着打着,被丰岛第3师团赶过来的一支中国军队,顺脚加入了对第4师团的偷袭。“柿子拣软的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对该师团的鬼子来说,所幸第13师团早渊支队配属给了他们,在早渊救援下,大阪人才得以继续向前“追击”。

师团长北野认为好运气来了,终于赶上这拨儿了,于是叫手下加速行军,想第一个攻入长沙。没想到,跑着跑着,第4师团被在自己右翼的第13师团早渊支队反超。按日本人的说法,此时“右纵队的早渊支队,代表第13师团参加主作战的意识异常强烈,虽然配属于第4师团,但却为一特殊的存在”。

早渊四郎是9月27日带着部队来到浏阳河北岸的。

浏阳河最深处超过五米。按早渊的计划,在捞刀河上岸后,全速前进,到浏阳河后,沿河寻找和掠夺渡船。但是,达到浏阳河后他发现,这里比捞刀河还干净,一艘船都看不到。没办法,早渊下令,叫一部分部队返回捞刀河,把在那里渡河用的工具都搬过来,同时竭尽全力寻找渡船。通过在多个地段侦察,终于发现对岸隐藏着几艘渡船,便派几名水性好的偷渡,最终夺取了三艘小船。

早渊支队第一波人马,靠这三艘小船渡过浏阳河。

9月27日午后,已经赶到长沙的夏楚中第79军所辖王甲本(云南讲武堂,云南富源人)第98师,从岳麓山下来对兵临城下的早渊支队进行了拦截,但没拦住。黄昏6点25分,在早渊四郎指挥下,第13师团这个支队率先攻入长沙东北角。

夏楚中急命赵季平(黄埔军校4期,湖南桃源人)暂编第6师尾随日军入城,与之展开激烈的巷战。

当晚十一点,暂编第6师撤出长沙,早渊支队司令部随即入城。

阿南得报早渊攻入长沙后大喜。这是日军第一次踏入这座城市。

此时,北野带领第4师团刚刚准备渡浏阳河。

直到两天后,9月29日,北野师团才赶到长沙城下。这几乎是两年前一幕翻版。

1939年,日苏诺门坎大战,日军前线告急,司令部调第2师团和第4师团赶赴增援。前者用四天时间就赶到战场并投入战斗,后者则用了八天,由于行军速度慢,到前线时,日苏已停战。

尽管又慢了半拍,但第4师团的士兵似乎没半点郁闷,仍兴高采烈。他们的心态确实不错。

但也该着第4师团倒霉。就在他们进入长沙当天,美国支援的空军力量陈纳德“飞虎队”的17架战机来袭,轰炸了第4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