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励精图治 第七节(第6/6页)

赵顼沉默良久,道:“这件事关系太大,朕以为需要慎重。”

“陛下英明。”司马光接过话题,不知道是因为石越并不是想要强征民夫修路;还是石越的经济新思维对他有一些触动,语气之中,司马光已经明显带了几分善意,“臣以为这样的大事,还是应当权衡利弊。如果不能准确预测可以获得多少回报,就不顾国库的实际情况进行用度,的确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石越默然无语,他心里依然相信,要从根本上解决宋朝一系列社会问题,要么就要凭借发达的工商业吸收大量的贫民与客户,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在没有近代工业之前,则只能采用鼓励传统工业、商业发展,并且寻找新的土地进行农业开垦这样多管齐下的办法。如果没有新的土地去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财富,任何一切变革,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除非他要徒劳无功的去学王安石方田均税,向整个社会既得利益正面挑战;或者去美洲找回高产作物种子,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财富!湖广地区的严重欠发达,可以说是上天留给石越最好的礼物。在耐寒高产作物出现之前,这里几乎是当时中国大地唯一的处女地。而最妙的是,在这里,大宋朝廷的高官们既没有什么重大的利益,而四路的居民,对朝廷的决策也明显缺少影响力,因为移民过程中可以预见的主要矛盾,不过就是汉蕃矛盾。

但是这样的巨大的工程,是需要很多钱来支持的。他甚至还无法效仿美国对西部的开发,中国人对乡土的重视,湖广特别两广被视为“瘴疠之地”,足以让绝大部分的人将彼处视为畏途,因此移民的过程,既要诱之以利,也要有官府进行组织……再伴随着开发南方的计划,一笔庞大的开销实在不可避免。

所以石越其实也能明白赵顼与司马光的质疑与反对。虽然这个计划,他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被朝野接受!

良久,忽听到赵顼唤道:“石卿、石卿?”

石越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出神了。他慌忙欠身谢道:“臣失仪,伏乞陛下恕罪。”

“罢了。”赵顼挥挥手,问道:“卿还有什么想法吗?朕以为,卿的建议中,军屯一事,颇为可取。”

“陛下英明。”石越心不在焉的答道。

赵顼似乎有点不忍心,安慰道:“卿不必灰心,待日后国库存钱增多,未必不可以实行这个计划。或者将修路开河的计划与移民的计划剥离开来,朕以为可以让朝廷好好讨论一下。”

石越自然知道如果将两个计划分开来,移民计划在财政上的阻力就要小很多,但是他认为同时修路开河,好处非常的大,一方面无论是移民还是原来的居民,都可以部分吸纳进工程中,从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湖广四路的居民来说,在农闲时若一天可以挣十文钱,已是了不起的收入,收入增加的同时,许多因为移民而带来的怨气,就不会那么炽烈;二来部分移民也可以从中再挣点钱,做为再生产的资金;三来厢军可以顺理成章的顺着官道进驻各个地方,不那么引人注目;四来还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防止人口涌入造成物价的上涨……“所以,无论如何,我要找一条可以说服天下人的路子……”石越在心里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