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励精图治 第五节(第5/7页)

石越心中更是明白,却假意关心的问道:“贵使……”

“没事,没事。一时失神,见笑。”耶律寅吉连忙掩饰道,一面正色说道:“耶律伊逊叛逆弑主,无父无君,理当为天下之共敌,还请南朝不要接纳,将其使者遣返中京。”

“叛逆弑主?”石越与章惇都惊得站了起来。

“本朝正在通辑此叛贼。”耶律寅吉惨然道。

“原来如此。若真是无父无君,自然为天下所不容。”石越正气凛然的说道。

章惇却狐疑道:“但是玉玺,似乎……”

“逆贼弑主夺玺,又何足道哉?想来南朝是礼义之邦,必不至于不顾大义,助纣为虐。”耶律寅吉逼礼石越、章惇,慨声反问道。

“正是,正是。本朝断然不会帮助无父无君之人。”石越断然说道。

耶律寅吉稍稍放心,却听石越又道:“只是眼下局势不明,真假难辨。虽然本朝相信贵国新君才是辽国帝室正统,但是却还须谨慎。眼下之势,却不知贵国能否迅速控制局势,为防万一逆贼势大不可制,殃及池鱼,敝国欲修缮边境城寨,还望贵国谅解。”

耶律寅吉暗骂石越无耻,但是眼下之势,宋朝自要修边防,辽国也无可奈何。干脆便示以大方,说道:“那是贵国事,自修边防,也是平常。不过区区逆贼,本朝必然克日擒杀,南朝也不必过于紧张。”

石越暗骂道:“此前怎么就不是平常事?”一面又说道:“若果真如此,自是幸事。若万一有变,则还请禀告北朝皇帝陛下,大宋与辽国世为兄弟之邦,愿意帮助皇帝陛下平叛。盼贵国不要拒绝好意,本朝愿意用弓矢、粮食等物换取贵国的马、牛等物。”

耶律寅吉心中一凛,知道这摆明了是趁火打劫,当下推脱道:“此事在下却做不得主,须得皇帝同意。”

“那是自然。本朝弓矢,犀利异常,下官私心揣测,贵国皇帝必然不会拒绝这份好意。且最近本朝改革官制,财库紧张,一时之间,也无法履行澶渊之盟,每岁岁赐,也只能算进这弓矢之中,本朝会略略降低价格,以为补偿。这份苦心,还盼贵国能够理解才是。”

耶律寅吉一肚子鸟气,但是形势比人强,却不能不生生咽下。

他却不知道,所谓耶律伊逊的使者,自然是杜撰,但是宋朝的使者,除了一路等着与他同行去见耶律浚,另有两路,却早已分头出发,一路往西京道,一路却是直奔杭州。赵顼给真定府、河间府、太原府等沿边府州守令的密诏,也陆续发出。催文彦博上任的使者,更是不绝于道。

这等天赐良机,若不趁火打劫,简直便无天理!

石越一回到太府寺,便命令属下的互市局准备与辽国进行大规模互市的计划,一面思考下一步的计划。没坐多久,便见市舶局令王临走了进来。

太府寺的官员,低级官员中有不少是白水潭学院毕业的学生,但是七品以上,却几乎全是倾向于同情和支持新党的官员。市舶局令王临便是新党干将王广渊的弟弟。

“大观,有什么事吗?”石越收敛心神,微笑问道。

“大人,有个叫程栩的人想见您。”王临欠身抱拳说道。

“程栩?”石越对此人没有半点印象。

王临连忙解释道:“这个程栩,是江宁二十家商号联合作保,想组建武装商船队出海的人。”说完,见石越还在沉吟,连忙又补充一句,道:“听说是西湖学院的学生。”

“哦?”石越顿时来了兴趣,笑道:“那便要见他一见。”

王临连忙退了出去,不多时,便带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年轻人见着石越,赶忙趋前一步,参拜道:“学生拜见石大人。”

“不必多礼。”石越打量着程栩,道:“你是西湖学院的学生?”

“是。学生懂大食语,参加过翻译夷书的工作。”程栩爽声答道。

“哦?真是难得。为何想要组建武装船队?怎的不去考取功名?”石越笑道。

程栩淡然一笑,道:“千里求官只为财,通商海外,功名利禄,不逊于东华门戴花。况且,学生总想亲眼见识一下,世界是不是圆的。”

石越见他如此坦诚,心中颇觉有趣,笑道:“你的船队想去哪里?”

“学生要比薛奕大人走得更远。去天竺,去大食,甚至更远。”

“本朝坐海船去天竺者甚少。”

“正因为少,才有大利润。”

“君不知海上风险?航路不熟,却是大忌。”

“在杭州、泉州便能雇用大食人,无妨。”

石越见程栩对答,辞气慷慨,却又不故作夸饰,心中暗暗称赞。又笑问道:“为何非要组建武装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