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媚娘亲蚕母仪天下(第7/11页)

这次媚娘倒是痛痛快快把酒喝干——当初韦妃对她很不错,燕妃更是亲密的表姐,只要她们把过去的事埋在心里不再提,她非但不会为难,还要多多酬谢这两位姐姐,恩泽她们的子女。

皇家女眷三世同堂,大家说着、笑着。最高兴的莫过于代国夫人杨贞,她上次赴皇家宴会还是隋朝时呢,身份是宗室之女,而今年逾七旬再赴宫宴,已是大唐皇后之母;左边陪着江国太妃,右边伴着千金公主,两位都是擅巴结之人,甜言蜜语句句悦耳,简直快把杨氏捧上天了,欢笑不绝于耳。

但也有高兴不起来的,便是当今皇帝的嫔妃。贵、贤、德三妃,许王李孝之母郑氏、杞王李上金之母杨氏,乃至几位婕妤都默默无闻坐在一边,仿佛这些欢乐与她们无关,可她们又不敢不陪着笑,脸上笑心里却在哭——自武媚入宫她们就挨不到皇帝身边了,如今人家当上正宫皇后越发惹不起,王皇后、萧淑妃血淋淋的教训还不足以为鉴吗?淑妃的空位到现在没人补,李忠之母刘氏自儿子被废后一病不起,这座皇宫除了延嘉殿处处都是冷宫,恐怕也不会招纳新的嫔妃了吧?其实今天这场宫宴原该是四世同堂,可这会儿谁还想得起萧淑妃的俩女儿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呢?宫廷也不过是势利眼的地方。

媚娘的目光傲然扫过在座的嫔妃,嘴角又渐渐绽放出笑意,那是不屑的笑——温良恭俭的妇人之德能给予你们富贵吗?名门闺秀的矜持孤傲能给予你们幸福吗?女人靠的不仅是脸蛋,更要靠拼搏。瓜熟蒂落者先要栽瓜,水到渠成者尚需引水。我为这个位子付出了多少?你们付出多少?有资格和我争吗?又有胆量和我争吗?

不过,在这些嫔妃中还是有一人令媚娘稍觉忌惮。她瞻望半晌却不见那人身影:“徐婕妤没来么?”

尚宫走出帘外,万福道:“禀奏娘娘,徐婕妤说身体不适,开宴前与众嫔妃一齐向娘娘行过礼,叩首之后便离去了。”

“哦。”媚娘未动声色——我的宴会你竟不来?好,且记下!

恰在此时司仪奏道:“众婢子斟酒,已计十二觞,时辰已到,请散宴。”皇家宴会有规矩,行酒十二遍,合周天之数便要结束。

随着司赞女官宣布:“可起。”言笑晏晏的众命妇立时哑然,统统起身,整理钗环衣裙,穿上绣鞋垂手而立,又恢复恭敬肃穆的仪态;司宾出帘,引领她们离席;一切女官、才人乃至宦官列立殿门两侧,丝竹之音止住,又换成黄钟大吕。

“再拜……”所有人跪倒在地施以大礼。媚娘抬手示意大家免礼,又朝司言使个眼色。

司言会意,立刻宣布:“令旨,赐束帛。”

束帛是皇家馈赠臣下的礼物,五匹帛捆为一束,来者皆有一份。媚娘是爱面子之人,亲蚕礼成自要有所表示,几十份束帛早预备好,就放在西殿中。随着这声号令尚工女官率领众宦官捧帛而出,按品阶顺序一一授予命妇。

“谢恩……”

众命妇再施大礼,然后起身双手捧帛,在司宾引领下依次退出大殿,如同百官散朝。媚娘却不能动,待所有嫔妃、命妇全都退出,雅乐渐渐止歇,尚仪走到大殿正中,执笏而奏:“礼毕。”

随着此二字落定,这场宴会乃至整个亲蚕礼全部结束!

媚娘如释重负,带着满意的微笑,在婢女的搀扶下回内殿休息。在她身后太乐再度响起,依旧是她出来时奏的那首《正和》之乐……

三.润物无声

午后延嘉殿渐渐寂静,残席食器撤去,除了当值的宫女其他人都休息去了,媚娘却没有小憩之意。

这位皇后实在精力旺盛,即便有孕在身,又忙了好几日亲蚕,到这会儿依然不疲倦;卸去浑身饰品,换了素常穿的衣裙,让太医草草诊了一下脉,随即带着几个贴身宫女出了殿。

阳春三月,正是韶光大好之时。花似涂脂,天如靛染,海池悠悠绿波流韵,柳絮飘飘乘风摇曳。媚娘却无心愉及这一切,哪怕是听到鸟儿的歌喉,也没有勾起一丝《春莺啭》的记忆,她迈着与身份不太相符的矫捷步伐,直奔相思殿而去。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相思殿中住的便是徐婕妤,她乃太宗贤妃徐慧之妹,也是王皇后引进宫来的。媚娘不会忘记徐慧,不会忘了这位好妹妹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当然也不会忘了徐慧孜孜不倦、以诚感天,终获李世民宠爱的传奇经历!而现在,她的亲妹妹就在李治的后宫中,而且她还有个兄弟徐齐聃正在教李素节读书,这叫媚娘如何不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