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与苏共中央的收缩(第8/9页)


[1] 《赫鲁晓夫关于召开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致中央主席团成员的报告》,РГАНИ,ф.1,оп.2,д.1,л.7,Аймермахер К. Доклад Н.С.Хрущева о культе личности Сталина на XX съезде КПСС документы,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2002,с.167。

[2] 苏共主席团会上批准了4项议程,修改党纲和党章没有列入本次大会议程。关于主席团为什么没有把修改党纲列入议程,赫鲁晓夫在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中说:“党纲草案的拟定要和以几个五年计划为期的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远景计划的拟定同时进行。”在二十大只成立了一个修改党纲的委员会,党纲修改移到二十二次代表大会。至于党章,二十大只做了个别改动,没有作为一项议程。

[3] 列宁是亲自准备自己在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据说斯大林在历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也是自己准备的。大约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领导人在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便由一个班子准备和起草。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谈到这次报告的集体准备情况。见《赫鲁晓夫回忆录》,第1148~1149页。

[4]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见《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56,第4、3页。

[5]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35页。

[6]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37、39页。

[7]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39、40、41页。

[8]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42页。

[9] 斯大林:《答〈纽约时报〉外交记者詹姆斯·赖斯顿问》,《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第679页。

[10]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6、38、37页。

[11]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41页。

[12]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44、49页。

[13]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58、62、63、64页。

[14]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80、81、82、83页。

[15]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46、80、130、134页。

[16]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130页。

[17] 莫洛托夫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57年6月全会上的发言,《苏联共产党最后一个反党集团》,赵仲元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第208~209页。

[18]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112、114页。

[19]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112、115、116页。

[20]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第125、126、130~131页。

[21] 米高扬在苏共二十大的发言,《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25、426、453、457页。

[22] 马林科夫在苏共二十大的发言,《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548页。

[23] 莫洛托夫在苏共二十大的发言,《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589页。

[24] 维·维达利:《苏共二十大日记》,王德树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第108页。

[25] 尼基塔·谢·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选译本),述弢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1149页。

[26] Фурсенко А.А.(гл. ред.)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Том I,Черновые протокольные записи заседаний Cтенограммы,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2003,с.57.

[27] Аксютин Ю. Хрущёвская “оттепель”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настроения в СССР в 1953-1964 гг.,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2004,с.155.

[28]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Том I,с.79.

[29] АП РФ,ф.3,оп.24,д.489,л. 89.

[30] АПРФ,ф.3,оп.24,д.446,л.19-20.

[31]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Том I,с.79-80.

[32] Аксютин Ю. Хрущёвская “оттепель”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настроения в СССР в 1953-1964 гг.,с.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