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选择一个伟大的国家(第6/9页)

这就像是十几年前,我们仰望美国的科技、军事、工业时感受过的绝望。但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了1906年,英国设计出了“无畏”级战列舰,无论其火力、防护、机动性,还是火控能力都是划时代的,以至于海军界有“前无畏时代”和“后无畏时代”的说法。在“无畏舰”面前一切前无畏时代的老式战舰都变得无足轻重。

就像隐形飞机淘汰老式战斗机一样,一时间全世界的海军全成了摆设。但是,无畏舰并没有帮助日不落帝国继续独霸20世纪,反倒让企图挑战英国霸权的德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看到了希望——英国此前所有的舰船遗产都不算数了,只有有新船才有资格出去抢制海权。一时间所有海上列强都开始全力建造无畏舰,这时候拼的就是产能了。

随后的几年里英国对其他海军强国的优势迅速缩小,到“一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建造了36条“无畏舰”,德国也已经建造了21条,而且装甲更强。19世纪末,没有哪个国家敢对英国的米字旗开火。但“无畏舰”出现之后仅仅十年,德国海军就在日德兰海战中和英国舰队打了个战术性平手,损失还略低于英国。

发明无畏舰并不是大英帝国的错,大英帝国的错误是失去了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1860年,英国生产了全球53%的铁,50%的煤和褐煤,全世界一半的棉花在英国的工厂里被织成布。但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和德国的钢产量、能源消费量、铁路里程都纷纷超过了英国,甚至连内忧外患的大清朝的原棉进口也已经达到了英国的5倍之多。所以新技术成了大英帝国倒塌的重要因素。

当然,大英帝国自己并不非常着急,他们有几百年的殖民财富可以享受。就在英国工业被美国赶超的同时,英国仆人的数量却增长了近一倍,成为英国最大的就业渠道,就像今天美国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3/4。

同样的超越在2010年又一次发生了,这一年中国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净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货真价实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虽然在关键技术上还差不少,不过用J-10、J-20设计者的话说,“现在我们对美国终于可以望其项背了”。一旦世界霸主在尖端科技上被人踩到脚后跟,整个世界就会面临一次历史转折。

大英帝国在19世纪末拥有11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3.9亿人口,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1/4及全球陆地面积的1/4,更不用说整个海洋更是米字旗的天下。就在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远在非洲最南端的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却改变了一切。

1899年荷兰人后裔在南非建立的一个名义上依附于大英帝国的种族主义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直辖的殖民地“奥兰治自由邦”发动叛乱,随后爆发了一场持续一年多的战争。南非的荷兰人,外加被同化的葡萄牙人、法国人后裔自称为“布尔人”,这场战争就叫“布尔战争”。

布尔人在起兵造反的时候总人口只有44万,战争爆发之后英国先后派过去45万大军,比布尔人总人口还多,双方在武器上的差距更是没法比。布尔人没有工业,枪支弹药依靠进口,机枪少得可怜,大炮聊近于无,从叛乱起到战败为止,基本上连一个英军据点也没攻下来,甚至连死守金矿、钻石矿的英国私人武装也啃不动。英军主力部队一到达就依仗铁路机动和野战炮、重机枪的强大火力势如破竹,几个月内攻占了布尔人的全部城市和要塞。

战争的结局从开始就是注定的,但是不肯认输的布尔民兵打起了游击战,骑着快马,四处袭击落单的英军小分队和后勤人员。在以前,英国人征服殖民地都是靠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对这点中国人显然不需要花时间去理解。但是到了布尔战争的时候,布尔人虽然没有强大的海军和炮兵,也没有装甲火车和英国人那么多的重机枪,但是至少布尔人拥有和英军差不多的步枪。就像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武装组织手里也有AK-47一样。

英国人对布尔人的游击战一筹莫展,无奈之下搞起了囚笼政策——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招数基本上都是跟英国学的——在南非全境到处拉上铁丝网,限制布尔游击队活动,英军逐个区域进行拉网式扫荡。到处修建公路,再用蒸汽拖拉机把钢板做的移动碉堡拖到交通线上分兵把守。英军的精锐部队被编组成快速纵队,分片包干,一旦发现布尔人的行踪就骑马、赶车,坐装甲火车进行合围。到最后干脆把布尔人的城镇、村庄居民全抓起来,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关进集中营。英国人的集中营和日本在中国修的“人圈”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英国人连良民证都不发,压根不许布尔人出去,也就因为南非冬天没华北这么冷,布尔人被关的时间没中国人那么久,所以冻死、病死、饿死的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