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第11/12页)

海瑞虽然被挽留供职,然而这些公开发表的文件却把他所能发挥的全部影响一扫而光。一位堂堂的台谏之臣被皇帝称为“迂戆”,只是由于圣度包容而未被去职,那他纵有真知卓见,他说的话哪里还能算数?由失望而终于绝望,都御史海瑞提出了七次辞呈,但每次都为御批所请不准。﹝67﹞这一使各方面感到为难的纠结最终在上天的安排下得到解脱。接近1587年年底亦即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注释

﹝1﹞海瑞去世月日,据《海瑞集》页599;《明代名人传》页474。《神宗实录》页359记为十一月十五日。

﹝2﹞《海瑞集》页599;《神宗实录》页3591;《明史》卷226页2604。

﹝3﹞《海瑞集》页117。

﹝4﹞全国驿站经理情形,见苏同炳著《驿递制度》。亦详Huang,Taxation,页38。《大明会典》卷145页46有此一千多个驿站分布的情形。

﹝5﹞胡宗宪之子过境的故事,见《明史》卷226页2602。但其情节与《三国演义》之“怒鞭督邮”情节相仿,不能断定属实与否,《明代名人传》内海瑞传记无此记载。

﹝6﹞《海瑞集》页168―169,552―553。

﹝7﹞《海瑞集》页585。

﹝8﹞《明史》卷226页2602。《海瑞集》页587所记与《明史》有异。

﹝9﹞《明史》卷226页2602;《海瑞集》页586;《国朝献征录》卷64页38。

﹝10﹞《明史》卷205页2381、卷308页3490。

﹝11﹞《明史》卷72页743、卷225页2595;《大明会典》卷14页1;Taxation,页16、266―267、293。

﹝12﹞参看《明代名人传》“朱厚熜”。

﹝13﹞《海瑞集》页217―218;《皇明经世文编》卷309页1―9。节略的记载见于《明史》卷226页2602―2603,《世宗实录》页8919―8925。

﹝14﹞此宦官为黄锦,文见《明史》卷226页2603,《海瑞集》页526、558。又参见后者页539、649。当日海瑞家眷在海南岛。是以黄锦所云,或为替海瑞求情,或则全部故事出于杜撰。嘉靖因海瑞奏疏而激动,见《明史》卷226页2603,《海瑞集》页558、588,《国朝献征录》卷64页29、33。

﹝15﹞《明史》卷226页2603;《海瑞集》页558、589、646―647。

﹝16﹞《穆宗实录》页215、285、381。

﹝17﹞《海瑞集》页288―289。此书页590记自陈不职在1568年,但京察实在1569年初。

﹝18﹞《国朝献征录》卷64,页29―30。

﹝19﹞《海瑞集》页242―254。

﹝20﹞《大明会典》卷163页14、卷164页25。

﹝21﹞《明史》卷213页2476、卷226页2603;详《明代名人传·徐阶传》;Taxation,页157。参看《海瑞集》页431―432、592,于慎行《笔麈》卷5。

﹝22﹞《海瑞集》页237。

﹝23﹞Taxation,页49、158、313。王世贞文见《国朝献征录》卷17页94。何良俊文见《四友斋丛说摘抄三》卷176页27―28。海瑞田产见《海瑞集》页418、457。

﹝24﹞《天下郡国利病书》卷6页14、15、24―26、35、61。海瑞本人承认乡人不知法律,见《海瑞集》页115―116。

﹝25﹞《海瑞集》页237。

﹝26﹞《穆宗实录》页1023。

﹝27﹞《穆宗实录》页1055,《海瑞集》页648―649。《海瑞集》页239。

﹝28﹞《穆宗实录》页1055。

﹝29﹞《海瑞集》页242。

﹝30﹞《张居正书牍》卷1页16。

﹝31﹞《太祖实录》页1176;《英宗实录》页5417;吴晗著《朱元璋传》页194、198。

﹝32﹞洪武所作《大诰》,现已录入《明朝开国文献》。关于官员不准下乡一节,《大明会典》卷173页3、页6仍录存。

﹝33﹞《太祖实录》页2436―2438;《宣宗实录》页1990―1991;《明史》卷56页617―618;《大明会典》卷79页3。亦见Hucker,Traditional State,页26。

﹝34﹞《明史》卷44页987―988;吴晗著《朱元璋传》页159―170;孟森著《明代史》页57―59;《明代名人传·朱元璋》。

﹝35﹞《太祖实录》页3643。

﹝36﹞参见Taxation

﹝37﹞《太祖实录》页2871、2998。

﹝38﹞《海瑞集》页252。

﹝39﹞彭信威著《货币史》页603。

﹝40﹞《日知录》卷3页78―79。徐阶一家亦因为吏荣显,见《明代名人传·徐阶传》。

﹝41﹞《明代名人传》页575。

﹝42﹞关于这方面的情形,最好的资料是《天下郡国利病书》。《海瑞集》内所列举税收诉讼各节也可以反映当日农村背景,其重点并非少数大地主压抑大批农民,否则,当日社会必有极剧烈的波动,明末农民暴动亦当起于东南,而不致起于西北。社会阶级的流动性,详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