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绝不能碰政治底线(第6/13页)
李鸿章摇头:李泰国,听你的意思,是说那个什么阿思本,他将不听本官的命令?
李泰国:对,不只是不听你的,也不听从任何地方官员的。
李鸿章:那他到底听谁的?
李泰国:他听皇帝陛下的啊。
李鸿章:胡扯,你一十三条条款明明规定,皇帝的命令由你来传达,你如果心里不痛快的话,就有权拒绝传达。你这么个搞法,岂不是成了中国的皇帝了吗?
李泰国:……我……皇帝……哎呀李大人,你就别斤斤计较了,快点儿把银子给我吧。
李鸿章:李泰国,你马上告诉阿思本,让他带着舰队来,来这黄浦江之上。我们双方摆开阵势,明火执仗地打上一仗,看看是你的阿思本厉害,还是他让老子打个船毁人亡,尸浮长江!
玩洋人的艺术
1863年9月上旬,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率其第二批舰队抵达上海。
站在甲板之上,远望长江入海口,阿思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忍不住大声疾呼道:亲爱的中国人民,这一次你们是真的站起来了。此前,你们中国根本没有军队,只有土匪。你们所谓的军队,没有丝毫的军人荣誉与尊严,他们把你们中的男人卵袋割掉,把你们家里的妻子女儿抢走做性奴。而现在,我阿思本舰队,将是中国第一支不执行残害民众的野蛮命令的军队,我将只服从良知的呼唤,只接受能够表现我作为一个军人的荣誉和尊严的合法命令。亲爱的中国人民,我为你们庆幸,为你们感到骄傲!当然,你们中国的民众站起来了,就意味着你们的皇帝趴下了。可这没得法子,谁叫皇帝非要骑到你们的脖子上呢?
伴随着阿思本的心潮起伏,舰队驶入上海码头。岸边的江水也在随阿思本那颗激动的心,起伏不止。
咦,阿思本发现上海水域有几艘随浪浮沉的弃船,大群的水鸟聚集于甲板之上。当时阿思本就诧异了:这么好的兵舰,怎么会没人维护,随意地丢弃在江边?还有,这几艘兵舰,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不对,这是8月1日那天,第一批抵达上海的军舰!
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兵舰怎么会被抛弃了?我花重金招募的那些英国水手呢?他们都去了哪里?
阿思本大惑不解,急忙命令兵舰靠近一些。于是水手们开始打旗语:我靠……近一点儿。
靠近了,就见岸边人山人海,欢声雷动,红旗招展,锣鼓齐鸣。鼎沸的人声之中,依稀可分辨出由上海人独创的洋泾浜英语,听起来明显是在喊叫阿思本舰队的意思。
当时阿思本就被感动得落泪了:中国人民真是太热情了。这欢迎的仪式,让探险家阿思本有点儿吃不消啊。
吃不消也没办法,谁让他老人家这么受中国人民欢迎呢?阿思本命令放下小艇,派几个水手登陆,向岸上热烈欢迎的上海父老并地方官员,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几个水手划着小艇,慢慢地摇向岸边,未及上岸,就见岸边欢迎的人群拥过来。阿思本站在甲板之上,看得明明白白,那几个水手被热情的中国人民拉入人群之中后,就彻底消失了。
此后阿思本再也没见到这几个水手。
上岸的水手一去不返,让阿思本大为诧异。可看岸上的欢迎群众,明显是热情到了不能再热情,按说那几个水手,不应该遇到危险啊,可他们怎么上岸之后,就没动静了呢?
等了快两个小时,阿思本沉不住气了,再派几个水手,划小艇上岸,催促前面那几个水手快点儿回来。
第二批水手上岸之后,又消失在黑压压的欢迎群众之中,从此彻底失去了消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眼看就要天黑了,阿思本左等不见人回来,右等不见人回来,他心里困惑莫名,索性亲自带了几个人,坐上小艇,从兵舰上驶入江里,慢慢向岸边划去。靠近岸边,就听到岸上群众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然后是美妙的歌声: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留下来,留下来,留下来……歌声中,一只只热情的手伸过来,把阿思本和他的水手们,一下子拉入了人民群众之中。
半个小时之后,阿思本犹如喝醉了酒一样,踉踉跄跄,挣扎着从人海中冲出来。后来还有无数只热情的手,死活揪住他,不让他走。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留下来,留下来,留下来……阿思本拼了老命挣扎,连华丽的军服都撕烂了,终于挣脱出来,就听扑通一声,他已经跃入江水之中,向着他的兵舰奋力游去。
吃力地游到兵舰下,阿思本拉着缆梯爬上兵舰,回到自己的舰长室,也不换身干衣服,就这样全身湿漉漉地坐在甲板之上,失声呜咽了起来。哭了一会儿,他爬起来,开始写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