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日本的黑社会(第8/12页)
孙文:我哪里有差矣,是你乱差矣,革命不分先后,不论年龄大小,我们明天就出发,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黄兴确实是有些措手不及。
当孙文和宫崎寅藏赶到的时候,黄兴正在和一个重要人物举行会晤。
日本黑龙会!首领之一末永节。
他们终于出现了。
实际上,黑龙会早就来了,此前孙黄数次举事,黑龙会莫不参与其中,举凡参与到中国事件中而不提来历,称之为“日本友人”的,多是黑龙会中人。
而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更为成熟的计划。
【11.孙黄斗智龙虎相争】
到得神乐坂会黄兴的寓所处,宫崎推门进去,只见门内摆放着一大堆拖鞋,宫崎让孙文等在门外,自己冲里边喊了声:黄先生。
少顷,黄兴走了出来。
指着孙文,宫崎问黄兴:你看谁来了?
黄兴点头:是孙先生。
知道孙文所来之意,黄兴将房间里黑龙会的末永节叫出来,再加上张继等人,一同去了中国餐馆凤乐园。
这顿饭可不好吃,往小里说,这顿饭关系到孙黄两人的未来命运,往大里说,这顿饭关系到的是中国未来之命运。所以两人开始的时候都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相见甚欢”,但是要来的总归要来,一山不容二虎,孙文与黄兴,都是赫赫有名的党魁,就必然要一个臣伏于另一个……终于开始了。
孙文:黄先生革命,为何要选择长江湘湖?
黄兴:当然要选择在湘湖一带,长江两岸,尽是我革命义士,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义旗起处,四面响应,若然起事,则一呼百应……
孙文:可是黄先生,两湖在中国内陆,若然起事,武器如何运入?没有武器,纵然你有百万英豪,也是枉然。
黄兴:孙先生这个问题好生奇怪,这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长江口是从来没有盖子的,运送武器又有何难?
孙文:好,就算你武器运进去,但如果事有不如意之处,一旦遭受清军四面合围,则起义的兄弟们往何处走?
黄兴:那么依孙先生之见呢?
孙文:依我之见,起事地点只有选择在两广。夫两广者,水路可通香港,陆路可走越南,边境线极长,清军防不胜防,武器可以轻易运往,即使事有不顺,起事的志士也可以安然而退。
黄兴:差矣,孙先生此言差矣,未曾革命,先想逃跑,两广除了占一个逃跑方便的地利之外,当地百姓对于革命其实并不热衷,而我湖湘哥老会,现有十万兄弟正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这就是孙文与黄兴在第一次会面时所发生的争执。此次争执事关重大,争论的结果将决定孙黄二人谁将成为中国共和革命的领袖。
若然以孙文为首,则必是放弃长江及两湖,选择在两广起事。
若然以黄兴为首,则必是放弃两广,选择在长江沿岸并举。
我们都知道最后的结果。
中国共和革命的成功并非如孙文所愿起于两广,恰恰是武昌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共和的序幕,这就证明了黄兴才是正确的。
黄兴不仅对未来的中国局势判断没有失误,更重要的是,两湖哥老会自老龙头马福益死后,十万众的江湖兄弟矢志雪恨,正如久旱望霓霖,苦盼着黄兴回去,再兴义举。
但是黄兴最终还是放弃了。
主要的原因是孙文争执得比黄兴更厉害,而当黄兴表示出激烈的情绪的时候,宫崎寅藏和黑龙会的末永节就会出面劝阻。
很明显的是,相比于黄兴,黑龙会更看好孙文。而革命起事的武器与金钱,莫不依赖于黑龙会的支持,这就构成了黄兴不得不屈服的残酷现实。
孙先生,我服了你!黄兴最后说道。
至此一言,尘埃落定。
【12.黑龙会与同盟会】
1905年7月30日。
日本东京。
赤坂区桧町三番。
黑龙会堂口。
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宅。
这次秘密会议,除甘肃之外,中国十八个省有十七省的学生参加,与会者数目不详,宋教仁在《我的历史》一书中说有七十多人,而冯自由先是在自己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一书中说有五十余人,后来他又在自己的《革命逸史》一书中改口说有六十多人。
瞧这些革命家糊涂的,连到底有多少人都不清楚,来的是谁,那就更是一笔糊涂账了。
实际上,这次会议,参加者计八十一人。
包括了黑龙会两名魁首末永节、内田良平及宫崎寅藏。
黑龙会的前身为玄洋社,由日本黑道人士头山满所创建,目的是为了抑制俄国人在中国东北势力的增长。但由于玄洋社活动频繁,搞了许多染有性病的妓女送给俄国人,结果弄得玄洋社臭不可闻,于是易名为黑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