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日本的黑社会(第6/12页)

张一鏖见了条陈大喜,就让弟弟在公寓里等待消息。

然后张一鏖拿着弟弟的条陈,回到书房,从上面抄了几条,拿去找袁世凯,恭恭敬敬地将条陈呈上。

袁世凯打开一看,大喜:不错,我就知道你有想法……好好干,我亏待不了你……

然后袁世凯匆匆去找庆王爷老庆,把张一鏖的条陈拿出来,给老庆看,老庆看了大喜:老袁,你真了不起,咱大清国,可就指望着你了……快点去见太后。

没过几天,张一鏖又从弟弟的条陈上抄了几条,拿去给袁世凯,袁世凯见了大喜,又跑去找老庆,老庆再带他去见慈禧太后。

如此这般折腾了几圈,袁世凯就上奏,张一鏖此人精熟新政,臣此前所议,均系此人所奏,请朝廷予以重用。

慈禧太后听了大喜,有这样的人才,那可别耽误了,马上放出去磨炼磨炼……

张一鏖遂补天津同知。

永远也不埋没下属的功绩,这一手是袁世凯从李鸿章那里学来的。

袁世凯很快就会知道,正是这一手宽待部属,才救了他一条老命。

临上任前,张一鏖叫来弟弟张一鹏,叹息道:兄弟,咱们运气不好,人家不爱用咱们,那也没办法,这不还有哥哥我在这儿嘛。你放心,哥哥我每月给你一千元生活费,哥哥这里若是有事,你可千万要过来……

那张一鹏鬼精鬼精的,如何不知道他哥哥在玩他?也不说破,恭恭敬敬地答道:弟弟以后全仰仗哥哥了。

就这样,以后袁世凯遇事,马上就会找得力助手张一鏖起草初稿,而张一鏖呢,他则是省心得很,只需要一个电话,把弟弟张一鹏叫来,工作全部交给张一鹏来完成……如此风平浪静地过了段时间,三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临到五大臣出洋的前夕,朝廷又为立宪的事情吵了起来,吵架的一方是老臣鹿传霖,另一方是鹿传霖的小舅子张文襄。

鹿传霖认为:立宪预备期,需要七年的时间。

小舅子张文襄认为:七年是不够的,立宪预备期,至少要十年。

于是姐夫与小舅子拍案对骂。

张文襄大骂鹿传霖:蠢鹿无知觉,不足以语人事。

鹿传霖回骂张文襄:獐吃人,真可杀耳!

骂完了,恭请慈禧太后圣裁,慈禧太后也圣裁不了,于是两人就吵着回了家,当着家人的面继续破口大骂。骂着骂着,鹿传霖的老婆、张文襄的姐姐不乐意了。

她说:你们这俩浑蛋,就这么骂来骂去,那我不成了鹿的老婆、獐的姐姐了吗?咱家里全都成野兽了?

鹿传霖和张文襄这才醒过神来,就去找袁世凯,问袁世凯立宪期到底是七年对还是十年对。

袁世凯说:苟能实事求是,三年之久,何事不可预备?

他坚持立宪三年预备期,并立即吩咐张一鏖起草奏章。

张一鏖立即吩咐张一鹏起草奏章。

很快,张一鹏的奏稿拿来了,张一鏖抄了一遍,交给袁世凯,袁世凯打开一看,甚合他意,也抄了一份,拿到朝廷上去,念给群臣们听。

袁世凯正有板有眼地念着,慈禧太后却突然打断了他,让李莲英拿来一份别的大臣几日前上的奏章,递给袁世凯,让他自己看个清楚。

袁世凯打开这份奏章,顿时变了脸色。

这份奏章,与张一鏖为他提供的奏章,一模一样,连每句话都没有任何差别。

是张一鹏搞的鬼。

这小家伙,他一人接了两家的活,一稿两投,倒霉的袁世凯,被他给玩了。

而且玩得极惨。

【08.轿子上的大草包】

幸亏袁世凯学到了不埋没部属的御人之术,对慈禧太后主动说出了“张一鏖此人精熟新政,臣此前所议,均系此人所奏,请朝廷予以重用”这样的话,所以慈禧太后知道这事的问题并不是出在袁世凯身上,没有追究。

但袁世凯被张氏兄弟玩弄的事情,却成为了北京《京报》上的重磅新闻。

人们对这件事情表示了高度关注,是因为这件新闻终于证实了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的一个判断:

——袁世凯不学无术,狗屁不懂!

以此大家骂他不学无术,只是因为气愤而骂,大家好端端的,偏他就是跟所有人不一样,建学校,开工厂,修铁路,定法律……看着他这么干谁不生气?可是生气归生气,骂他不学无术,最多也只是大家的“共识”,只是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学无术而已,却也没什么证据。

但是现在,终于有了证据。

原来袁世凯搞的那些,都是别人给出的主意。

张一鏖是袁世凯的二级顾问官,而张一鹏则是袁世凯的三级顾问官,堂堂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竟然是如此一个草包,这真是让天下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