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得孙河上的奇迹[1](第4/4页)
事实上,因为是拍电影,所以难免要做一点艺术加工:影片中NTSB对萨伦伯格似乎怀着“敌意”,一定要证明他当时的选择是错误的。在真实环境中,NTSB是没有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的。
但是,NTSB事后对包括萨伦伯格在内的整个事故的调查,确实是严肃、认真的。
就在《萨利机长》上映期间,上海也发生了惊险的一幕:2016年10月11日,东航MU5643次航班在上海虹桥机场执行航班起飞过程中,由于管制原因,导致另一架A330飞机同时穿越跑道。在两架飞机即将相撞的一刹那,机长何超快速拉升起飞,最终避免了两架飞机相撞。事后,何超获得了300万元奖金,并且还获得了一系列荣誉,被媒体同样赞誉为“英雄机长”。
我曾看到网上有人质疑:美国机长创造了那么大的奇迹,事后还要遭受如此严格的审查,我们中国一个机长事后受到如此夸赞和奖励,却没有人质疑他的行为是不是最佳选择,可悲!
作为我个人的看法,有三点。
第一,且不说两架空客飞机的价值就超过1.3亿美元,机上数百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更是无价的——何超得到这份奖励,绝不过分。
第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除了加速拉升,并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第三,虽然我不是民航业内人士,但我相信,事后有关方面肯定是有详细审查的。因为我知道,事后有一批塔台相关人员被党内警告、严重警告、行政撤职乃至被终身吊销执照。
人命关天的事,我相信谁都不会拿来开玩笑的。
所以,我们既需要像萨伦伯格这样的“英雄机长”,也需要像NTSB这样的严格审查机构,两者缺一不可。
经得起考验和回放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
而有严格检验英雄行为的制度和机构,是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的关键。
[1] 本文所有涉及萨伦伯格和杰夫在驾驶舱里的对话,包括后面他们和地面塔台的通话,均为事后公布的打捞出的黑匣子里的真实录音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