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之后……(第4/4页)
当时手里几乎已经打不出牌的丘吉尔,在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激动地流下了泪水,然后说了一句:“好了,这下我们赢了。”
馒头说
说一个1941年12月8日,发生在美国国会的小插曲。当罗斯福发表完演说后,国会审议对日宣战唱名表决。投票结果是: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
没错,众议院居然出现了1票反对票。
投出这票反对票的,是女议员珍妮特·兰金。兰金也参加了美国国会决定是否参加“一战”的投票,她当时投的也是反对票。
因为兰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她在决定美国是否参加“二战”时的发言是:“作为一个女人,我不能去参加战争,也反对把其他任何一个人送上战场,这不是必需的。我投票反对。”
国会现场对她响起了一片嘘声,当她走出众议院时,民众纷纷向她投掷杂物,以至她之后只能在警察的保护下上下班——当然,没多久,她的政治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现在回过头看,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候,反击是理所应当的选择,对已经急红了眼的日本宣战,绝不是兰金所认为的“这不是必须的”行为。
不过,虽然可以给兰金安上“圣母典范”的头衔,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无论观点对错,我们还是要捍卫一个人说话的权利。
1973年,美国国会大厦竖起了兰金的铜像——并不只是为了纪念她当年在“二战”中投出的这一反对票,而是她终身对和平运动的贡献。兰金后来还以86岁的高龄积极参加反越战的游行,并留下一笔遗产用作低收入妇女获得教育的基金。
无论如何,兰金对于和平的渴望,还是应该被承认的。
因为战争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屠杀,而是为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