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之后……(第2/4页)

昨天,1941年12月7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的蓄意的攻击。

……

我们现在预言,我们不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还将确保这种背信弃义的形式永远不会再次危及我们。我这样说,相信是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

美国媒体针对珍珠港被偷袭事件的报道

敌对行动已经存在。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

相信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愿上帝帮助我们!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没错,从1940年开始,罗斯福就在使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希望国会能够批准美国参加“二战”——他所需要的,确实就是一个批准而已。

如今,他拿到了。

可以说,“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后的美国,确实没有辜负山本五十六当初的“信任”。

在国会演讲的罗斯福

先看钢铁产量。在宣布参加“二战”前,美国年钢铁产量是3000万吨左右;到1941年末,产量暴涨到7500万吨;到1944年,达到8132万吨——这一年,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5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加在一起,是5600万吨。

再看石油。1940年,美国石油年产就达到了2亿吨,1945年突破2.3亿吨——当时全球石油总产量为3.6亿吨,美国占到了60%以上。

然后来看武器装备。开战第一年,美国的作战飞机年产量就达到了4.7万架,坦克年产量达到了3万辆。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前后一共造了不到7万架作战飞机,1944年,美国一年就造了近10万架。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苦心经营,勒紧裤腰带造航母,到了1945年无条件投降时,一共造了29艘航母(含4艘已下水未完工)。

而美国呢?从珍珠港遇袭到战争结束,它一口气造了147艘航母(其中113艘是轻型航母)。

不仅仅是生产能力,还有修复能力。太平洋战争中的珊瑚海海战中,美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被日机重创,按日本人的估计,“约克城”号至少要修两个月——事实是,美国人只花了36个小时就让这艘航空母舰重返战场了。

还有后勤能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的“跳岛战”中,最艰苦的时候,日军士兵三天可以分到几条小鱼干作为口粮,而每个美国士兵在战地上可以吃到刚做好的冰激凌——为了能现场制作,美国专门改造运输机用来制作冰激凌(美军的后勤能力后来在朝鲜战场上也给志愿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二战”期间,美军有数万架飞机生产出来还没来得及服役,战争就结束了。美国不愿意自己的技术被泄露,最终集中销毁了数万架全新的作战飞机

以生产能力论,太平洋战场只是美国输出的一小部分而已,事实上,美国当时已经成了全世界整个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生产制造商和军火提供商。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盟军准备的13700架作战飞机,基本都是美国人造的。面对如乌云蔽日一般的盟军飞机,德军可以起飞的作战飞机只有400架左右。

不知道那个时候,希特勒有没有恨日本把美国拖下水?

3

第二天得知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希特勒的内心也是矛盾的。

曾有一种说法,说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暴跳如雷”,但从一些传记作品和资料中,并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事实上,希特勒没有理由发怒。

首先,希特勒知道,美国是迟早要参战的。

尽管德国之前一直在努力避免激怒美国,但希特勒完全清楚,美国参战其实是早晚的事。即使没有参战,美国向英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军火和物资,为英国商船护航,其实已经等同于参战了——大家只是不想正式宣战,心照不宣而已。

其次,德国当时的处境开始变得不妙了。

1941年底,在寒冷的苏联,已经看见莫斯科城墙的德军却久攻不下,而站稳脚跟的苏联红军已经开始了局部反击——12月6日,希特勒刚刚下令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而就在11月底,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刚刚代表希特勒向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重申:“一旦日本向美国开战,德国立即向美国宣战。”之所以是“重申”,是因为就在年初,德国刚刚向日本外相松冈洋右表达过同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