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火燎髭须(第2/7页)
他们还算幸运,卡迪斯市民随后会同意这一点,因为港口并非毫无防备。几天前,堂佩德罗·德·阿库纳刚好率领 8 艘加莱桨帆船和 1 艘加里奥特桨帆船从直布罗陀赶来这里,他们正在悠闲地巡逻,最远将会抵达圣文森特角② 以及在那里与里卡德会合的地点。其中两艘加莱桨帆船因为差事需要,刚好被派往上卡迪斯湾的雷亚尔港,但是余下的舰船现在仍然停靠在卡迪斯的港口内,靠近旧城堡的所在地。舰队想必处于整装待发的良好状态,因为不久之后堂佩德罗便能率领舰队有条不紊地从下卡迪斯湾的出口鱼贯而出,还派出其中一艘加莱桨帆船前去盘问陌生来客,此时德雷克的舰队仍在航道上。这艘船径直向前冲去,飞快划动的桨叶闪烁着光芒,火绳枪手和长枪兵在艏楼上严阵以待,船首的青铜撞角森然可见,西班牙的旗帜则在桅杆顶端猎猎作响。它意欲上前招呼来船,但在它闯入射程之前,对方的加农炮弹已经开始在它旁边掠过。“伊丽莎白·博纳文图拉”号以及其他几艘前导舰船可能首先开了火。假如德雷克依然按照惯例行事的话,这时他就会升起英国军旗,令旗舰后甲板上的船员奏响号角。
恐慌的情绪正在城中蔓延。行政长官以为英军打算洗劫这座城市,由于害怕发生巷战,他命令妇女、儿童、老人、跛子全都进入旧城堡避难。不料这座要塞的长官却害怕蜂拥而来的平民会阻碍自己的防卫,竟然关闭了城堡的大门。一时间,城堡外几乎只有过道宽的逼仄街道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街道的尽头就是紧闭不开的城堡大门,不明就里的人们还在从四面八方杂沓而至。人山人海之中,歇斯底里的情绪爆发了,密密叠叠的人群不断向无路可退的门前卫兵们挤去,一点点迫近。直至要塞长官恢复了理智,开启了城门,又或是因为街上、下方广场上的民众终于知道了前方的情形,停止了推搡,惨剧才得以停止,然而此时已经有约略 25 名妇女和儿童死于践踏。
同一时间,卫队正在火速集结,士兵匆忙领到分发的各式武器,来不及准备就开始向各个关键据点进发。一小队临时拼凑的骑兵小心谨慎地出现在南门,开始巡逻普恩托,那是一片城墙外的岩石荒地,上下海湾正是从那里开始分界。行政长官认为英国人最有可能从这里登岸作战。他将手下最好的一支步兵队派去协助正在巡逻的骑兵,又命令另一支队伍负责城门的防御。所有这些便是自从海湾传来炮响后城内发生的一切。
而在远处的海面上,吨位更大的英国舰队正首先与堂佩德罗·德·阿库纳的加莱桨帆船较量,虽然战斗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不存在太多疑问。人们倾向于视卡迪斯湾的这场对垒为新纪元的开端,相信它反映了海战的跨时代飞跃,标志着大西洋之于地中海的胜利不期而至,以及加莱桨帆船在过去两千年中一统海洋的历史终结。这种观点很诱人,但也具有某种误导性。加莱桨帆船看起来如同可怕的战争机器,它们体形狭长,带有形制诡异的青铜撞角,艏楼上布满士兵和加农炮,操纵起来兼具速度、优雅和精确,它们不受风向制约(至少在平静的水面上如此),可以协调一致地旋转、环行,宛如一场水上的芭蕾表演。它们很可怕,但那只是相对于其他加莱桨帆船而言。它们的青铜撞角在彼此之间的交战中是骇人的武器,能从侧面将敌舰探出来的一排桨叶整个截断,或是从侧翼迎头撞击敌舰,给对手留下致命伤,虽则如此,仍然不会有哪位加莱桨帆船的船长在头脑正常的情况下,愿意尝试撞击一艘重型帆船。它们的黄铜火炮能够在其他加莱桨帆船拥挤的甲板上降下一场弹雨,火炮的尺寸相对于地中海贸易中的小型商船而言,威慑力已经足够惊人,但是在加莱桨帆船通常装备的 5 门铜炮中,有 4 门可能仅适用于杀伤人员,第五门即船首炮,炮弹一般也只有 4 到 6 磅。而反观德雷克的 7 艘最重的船只,任何一艘发射一通单侧舷炮射出的弹药都足以超过堂佩德罗整支舰队的火力总和,更何况德雷克的战舰还具有明显的射程优势。
加莱桨帆船并不是用来与装备了重型火炮的大型帆船较量的,除了在压倒性的武力优势下,它从未打败过后者,即使是发动接舷战也无济于事。加莱桨帆船的船体太低、太脆弱,容易遭受炮火攻击,而自身携带的火炮又太少。早在本世纪初叶的数十年中,葡萄牙人已经在战场上展示过大型帆船的优势,他们的武装商船在面对土耳其人和埃及人的加莱战船时接连取得胜利。就在不到一年前,英国人又一次目睹了同样的事例。当时利凡特公司的 5 艘高桅横帆船从近东的港口返航,在潘泰莱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