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路、拜占庭之路与诸神的裁决(第8/8页)
[9] 这场战役是由詹姆斯二世企图在英格兰恢复天主教引起的,参见David Hume,The History of England From the Invasion of Julius Caesar to the Revolution in 1688,Liberty Fund,Inc.,2004,pp2000-2029。
[10] Edited by Anthony Fletcher and Peter Robert,Religon,culture and society in early modern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p182-183.
[11] Edited by Anthony Fletcher and Peter Robert,Religon,culture and society in early modern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185.
[12] David Hume, The History of England From the Invasion of Julius Caesar to the Revolution in 1688,Liberty Fund,Inc. ,2004,pp1669-1712.
[13] 殖民时代的“七海”是指东印度航线所经过的七片海域:班达海、西里伯斯海、弗洛勒斯海、爪哇海、中国南海、苏禄海、帝汶海。
[14] 参见汤因比(A.J. Toynbee)《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5-146页。
[15]参见张树华、刘显忠《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64页。
[16] “爱德华·科克爵士和许多国会反对党都是好古成癖的法律家。……长期国会让西蒙德·戴维斯爵士负责研究伦敦塔档案,以便为国会的所作所为提供传统依据。他什么也没研究处理,但这并没有阻止国会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见Christopher Hill,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Thomas and Sons Ltd ,1961,p65。
[17] 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王红缨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序言第2页。
[18] 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王红缨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5页。
[19] J.P.T.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第344页。
[20] 拉马丁的“致各国宣言”参见:
Lamartine,Trois Mois au pouvoir,Paris,1848,p.68;
Lamartine,Histoire de la revolution de 1848,vol.II,Paris,1849,pp.28-35页。
[21] 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1848-1918年》, 沈苏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5页。
[22] J.P.T.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第364页。
[23] J.P.T.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第365页。
[24] J.P.T.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第368页。
[25] J.P.T.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335页。
[26] David Hume,The History of England From the Invasion of Julius Caesar to the Revolution in 1688,Liberty Fund,Inc.,2004 pp,116-118.
[27] 尼尔·弗格森:《未曾发生的历史》,丁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6-191页。
[28]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新经济学》,纪涛、蔡恺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36-48页。
[29]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第6卷,席代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