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七章 长崎事件(第3/6页)
这一逃不要紧,活脱脱地就成了过街的老鼠,几乎全长崎的市民都被动员了起来,大家搞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有的爬上屋顶,揭起自家的瓦片就朝水兵们的头上砸去;有的从家里挖出祖传的宝刀,挥舞着向水兵们的头上砍去;还有的当场吩咐老婆烧起了洗澡水,当然他并不洗澡,而是把这一盆盆刚出锅的滚烫滚烫的开水向着水兵们的头上浇去。
更有甚者,苦于手里没合适的家伙,干脆随手拎起一个夜壶,站在狭窄的巷子里,摆出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静候落单逃窜至此的清国水兵,来一个砸一个再泼上一身屎尿。
而长崎各地的警察也在此时都汇集了过来,战斗人数瞬间突破一百大关,大家奋力向着清国人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不幸陷入了这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清国水兵最终被打死了5人,打伤44人,还失踪了5个,这事儿我到现在都觉得奇怪,繁华如长崎这样的地方,居然还会有人失踪?估计是被打晕了然后直接丢开水锅里给煮了吧。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中国,朝野震惊一片。
大家都明白,大清王朝又丢人了。
本来嘛,身为近代海军军人,上岸组团嫖娼就已经够不光彩的了,结果你嫖娼没嫖成之后还在人派出所门口随地大小便,还跟人动手打架,这简直就是无视党纪国法军规戒律,有人生没人养。
最最关键的是,打架居然还没打赢。
你说你要是战场上打不过别人那也就罢了,胜败兵家常事,可这一回你是被人活老百姓拿着尿壶给抡死了五六个,丢不丢人哪,还亚洲第一呢,就没见过这样的。
无论是从道德素质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事情的实际结果来看,这一回的清国水师都是一个现了大眼的存在,用李鸿章的话来讲,叫“争杀肇自妓楼,约束之疏,万无可辞”。
不过,这话是这么说,但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毕竟关乎面子问题。
所以在问及如何处理此事的时候,李大人摆出了一副出离震怒的面容,表示欧美列强也就罢了,现在小小的日本居然也敢太岁头上动土,殴打自己的子弟兵,是不是不想混了?
就这样,自打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帝国终于雄起了那么为数不多的一回,李鸿章亲自致电明治政府:要求严惩打人凶手,并且赔偿损失,如若不然,兵戎相见。
日本政府连忙喊冤,说这打架是双方的事儿,我们还死了人呢,凭什么要赔钱给你们?
这是实话,俗话说互相打架两败俱伤,日本方面自然也不可能毫发无伤,他们的警察死了2个,伤了20个,此外还有好些不明真相就乱入其中丢砖头倒开水的围观群众也受了伤。
对此,李鸿章明确表示,多说无益,赶紧赔钱。
当时日本的外务大臣叫井上馨,哥们儿对李鸿章说,我们谈谈吧,李鸿章说OK,谈就谈吧。
于是,他派出了北洋的外交顾问,后来被誉为近代中国外交之父的伍廷芳先生,双方就长崎街头斗殴一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伍廷芳口口声声罪在日本,并且三句话不离镇远定远,意思很明确:你是要出钱呢,还是要出血。
井上馨被弄得只有招架之力,非常弱势地表示,这事情纯属误会,还请伍先生火气不要那么大。
对于他的说辞,伍廷芳是非常不屑的,他表示既然是误会那也无妨,不过钱总是要赔的,可以看在误会的分上,给你打个折,减掉几万,如何?
井上馨则坚持认为,打折降价都好商量,但既然是误会,那你们也该赔给我们钱吧?
伍廷芳说我累了,先回宾馆睡觉去了,改日等有空了再说吧。
井上馨说明天我就有空。
伍廷芳说是等我有空。
这话说得倒是硬气,但实际上倒也并非是这么一回事儿。
大清的镇远和定远此时就在长崎外,这是事实;镇远和定远很厉害,这也是事实;尽管两艘船缺弹少药,可并非是弹尽粮绝,真要打,还是能射出那么几发来的,这依然是事实。
基于上述事实,水师总教习、英国人琅威理曾亲拍电报,建议李鸿章下令开战,直接拿大炮轰他娘的长崎。
但被拒绝了。
同时拒绝这个建议的还有丁汝昌。
这个行为被后世的好些人认为是懦弱保守,胆小怕事,其实不然。
长崎是当时亚洲著名的港口,也是九州的经济中心,这个众所周知,但除此之外,那地方更是一座要塞,外围有工事也有炮台,颇具战斗力。
所以李鸿章和丁汝昌认为,尽管自己手握大炮巨舰,可要是贸然地跟一座要塞对轰,并非明智之举。
这显然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正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