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七章 长崎事件(第2/6页)

然而,这种事情往往就是你越不想跟它混一块儿可它就偏偏要黏上你。

当年当月的15日,是清国海军的放假日,大家纷纷上岸逛街,打算弄点土特产带回家去。不过毕竟是在外国,为了防止迷路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水兵们采取了几十个人一扎堆的集体行动方式,从早上8点就开始压起了马路。

大概在中午时分,一队约摸六十人的水兵旅游团路过了一家日本派出所,好戏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根据不久之前拍摄的一部叫甲午风云还是甲午什么玩意儿的片子所记叙,当这些清国水兵正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就冒出来几个警察,说是要查证件,然后水兵很奇怪,说你好端端的干吗要查我,警察说,因为你是中国人,然后爱国的清军在日本跟日本警察展开了武斗,场面相当激烈刺激,也很振奋人心。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或者是正常人类思维的逻辑角度来看的话,那只能给这部片子的这个片段予两个字的评价:扯淡。

估计这导演是看多了类似于含泪活着或者是成龙拍的新宿事件等类似影视剧,要么就是看惯了那种“你滴,良民证滴有”“嗨!太君,良民证滴这里”之类的场面,然后非常想当然地认为日本警察有喜欢查中国人证件的好习惯。事实上虽说在今天,日本警察的确喜欢没事问候一下走在路上看起来比较像中国人或者韩国人的外宾,但也就是今天而已,在100多年前,人家根本就没这毛病。其次,就算是有这习惯他也不敢查,因为跟清国水兵过不去那就等于是跟门外的镇远定远过不去,跟镇远定远过不去,那就纯粹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犯不着吧?再次,事实上当时的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尽管跟清国差不多,都属于那种比原始土人要好一点,但还是被西方列强随便捏着玩的类型,但国力方面却要比自己多年来的老师傅差很多,不管是比钱、比人口、比GDP还是比军备。所以早在游廊出事儿的那天,明治政府方面就严令长崎警察,只许严防死守,不准主动挑衅。

他们不挑衅的结果就是被挑衅。

当这些清国水兵走到派出所门口时,突然其中的一人离开了队伍,迅速走到墙根,然后解开了自己的裤子。

也不知道这哥们儿是真尿急了还是故意的,总之他在警察面前乍泄了春光,然后遭到了日本警察的阻止——再怎么忍让克制,在自己头上拉屎拉尿总是不允许的。

早就看日本警察不爽的清兵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一拨人开始跟警察吵架,一拨人去叫援兵,不一会儿,在附近闲逛游荡的所有清国水兵都被叫了过来,总数量高达四百五十人,然后这伙丘八开始向警察发难,一边用手指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一边开始动手动脚起来。

在日本,用手指指着别人是相当不礼貌的事情,一般只有指犯人的时候才会用手指,所以现在水兵这么指着警察,等于就是侮辱了;而还有一些人则直接就把几个警察的帽子给拽了下来,或者用手里装着东西的购物袋开始拍打对方。

尽管受着莫大的羞辱,但日本警察依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因为他们人太少,一个派出所区区十几个人,真打起来很可能五分钟就解决战斗了——被解决,再加上一想到门外定远镇远两艘巨舰,大家也只有忍耐忍耐再忍耐了。

不过,这世界上既然存在着能忍的一类人,也自然存在着不能忍的一群家伙。

就在两拨人闹得正欢的时候,突然斜刺里噌噌噌地蹿出来几名彪形大汉,也不二话,抡起拳头对着其中的几名水兵就是五六拳,把他们当场就给打趴在了地下。

半路来了程咬金,这下双方都愣住了,这几个汉子,清国人不认得,日本警察却认得,他们都是经常在警察局门口招揽生意的黄包车夫,各个虎背熊腰,能抓小偷,能揍强盗。

再说清国水兵,尽管事出突然,把他们震住了那么几秒,但很快大伙就反应了过来,知道这下不能再打嘴炮摸小手了,该上真家伙了,只听得一声呐喊,众人齐刷刷地扑向了那几个横出头的黄包车夫——先弱后强,还算比较有战术。

而警察一看居然有人敢伤我同胞,也都忍无可忍了,他们不顾人数上的绝对劣势,同时也把两艘巨舰的事儿给忘在了脑后,拔出了腰间的刀就朝清国人身上砍去。

于是一场大战就这么爆发了。

水兵们尽管人多势众,但无奈丁汝昌将令在先,说是上岸观光一律不准带武器,违者军法处置,所以他们个个赤手空拳,完全就是活靶子。在一阵乱砍乱杀之后,大家受不了光挨砍没法还手这样的悲剧,开始逃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