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南朝军人势力与皇权(第9/10页)
[15] 《宋书》卷六十一《庐陵孝献王义真传》,第1635页。
[16] 当时北周也试图送陈昌回南方,但长江中游是梁元帝萧绎旧部王琳控制区,无法通行,陈昌只能暂留在北周控制的安陆。
[17] 《陈书》卷十二《杜棱传》,第192页。
[18] 《陈书·侯安都传》,第145页。
[19] 《陈书·侯安都传》,第147页。
[20] 《陈书》卷三十二《孝行传·殷不佞》,第425页。亦见卷十六《刘师知传》。
[21] 《陈书·吴明彻传》。
[22] 《陈书·宣帝纪》,第81页。
[23] 《宋书》卷七十二《建平王景素传》,1862页。
[24] 《宋书》卷九《后废帝纪》:“四月甲戌,豫州刺史阮佃夫、步兵校尉申伯宗、朱幼谋废立,佃夫、幼下狱死,伯宗伏诛……六月甲戌,诛司徒左长史沈勃、散骑常侍杜幼文、游击将军孙超之、长水校尉杜叔文,大赦天下。”(第187页)
[25] 亦有先帝教导的成分。比如萧鸾对萧宝卷的训导:“高宗临崩,属以后事,以隆昌为戒,曰:‘作事不可在人后!’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隆昌即被萧鸾废黜的萧昭业。见《南齐书》卷七《东昏侯纪》,第102页。
[26] 自刘裕以来,皇权控制将帅的另一个方式是重用宗室兄弟、子侄等。但同室亦可操戈,君王家族内部的互相杀戮有时甚至烈于外人。宋文帝诸子孙之间的杀戮,以及萧鸾对宗室诸王的屠杀都是例证。这说明宗室并不能代替异姓将领。
[27] 《宋书·文帝纪》,第103页。
[28] 《宋书》卷五十三《张永传》,第1512页。
[29] 《梁书》卷九《王茂传》,第176页。
[30] 《梁书》卷九《曹景宗传》,第181页。
[31] 《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第1305页。参见王永平:《论宋武帝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
[32] 《晋书·刘毅传》,第2210页。
[33] 《宋书》卷六十四《郑鲜之传》,第1696页。
[34] 《宋书·索虏传》,第2334页。
[35] 《南齐书》卷三十三《王僧虔传》,第592页。
[36]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梨》:“宋孝武帝梨花赞曰:沃瘠异壤,舒惨殊时,惟气在春,具物含滋,嘉树之生,于彼山基,开荣布采,不离尘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74页)另见《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九《果部上·梨》,第4297页。
[37] 《宋书·明帝纪》:“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第170页)
[38] 《南齐书》卷五十三《良政传·虞愿》:“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第916页)
[39] 《南齐书·高帝纪下》,第38页。
[40] 《南齐书》卷二十八《苏侃传》,第528页。
[41] 《魏书》卷六十二《李彪传》,第1390页。
[42] 《梁书》卷一《武帝纪》,第2页。另参见卷十三《沈约传》。
[43] 《梁书·昭明太子传》。
[44] 《梁书》卷四《简文帝纪》,第109页。
[45] 《颜氏家训·涉务第十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7—158页。
[46]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四,第1627—1628页。
[47] 《颜氏家训·涉务第十一》,第157页。
[48] 《梁书》卷三十八《朱异传》,第539页。
[49] 《梁书·简文帝纪》,第108页。
[50] 《梁书》卷八《哀太子萧大器传》,第172页。
[51] 《梁书·元帝纪》,第134页。
[52] 《陈书》卷二十三《陆缮传》,第303页。
[53]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及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又于清乐中造《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第309页)另,《乐府诗集》卷八十七载陈后主作《独酌谣》四首,亦极纤丽。
[54] 《宋书·郑鲜之传》,第1696页。此事亦见《晋书·刘毅传》。
[55] 《南齐书》卷二十七《李安民传》,第505页。
[56] 《梁书·韦叡传》,第225页。
[57] 以上见《南齐书·沈文季传》,第776页。
[58] 《南齐书·张欣泰传》,第881页。
[59] 《南齐书·张敬儿传》,第473页。
[60] 《南齐书》卷三十六《谢超宗传》:“谢超宗,陈郡阳夏人也。祖灵运……超宗娶张敬儿女为子妇”(第6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