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第7/10页)

河南宫成皋台,是薄氏兴起的基地。窦姬被误遣到了代地,因而使窦氏家族显贵。栗姬仗恃地位尊贵而骄横,王氏才乘机获得了皇后的尊位。陈皇后太骄傲矜持,终于被武帝废弃而立卫子夫为皇后。赞美卫子夫那样的美好德行,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汉高祖施用欺诈的计谋,在陈县逮捕了楚王韩信;越地、楚国的民俗剽悍轻狂,不易驯服,高祖就封弟弟刘交做楚王,国都建在彭城,以加强对淮水、泗水地区的统治,作为汉朝宗室的屏藩。刘戊陷于邪念,因谋反事败而自杀;刘礼又被封为楚王,继承了先祖的家业。赞美元王刘交辅佐高祖有功,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汉高祖起兵反秦,刘贾参与了这件事;后来被英布攻袭,失去了他的封国荆、吴之地。营陵侯刘泽通过田子春游说感动了吕后,便被封为琅邪王;后来被祝午诱骗而轻信齐王,前往齐国不得归还,就用计离开齐国西入关中,碰上迎立孝文帝立功,因而又被封为燕王。当天下没有安定时,刘贾、刘泽以高祖宗族兄弟的身份,成为汉朝廷的藩屏辅佐。作《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天下已经平定,刘氏皇室亲属不多;悼惠王在王子中最先壮大,受封于齐,镇守东部疆土。齐哀王擅自兴兵,愤怒讨伐吕氏族人,由于他的舅父驷钧粗暴乖张,朝廷大臣不许哀王当皇帝。齐厉王亲属内部淫乱,厉王自杀的大祸是主父偃胁逼促成。赞美悼惠王刘肥成为高祖开国的股肱辅佐,作《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楚国的军队把我军围困在荥阳,楚、汉相持三年;萧何镇抚山西一带,登记户口,输送兵员,供给粮食不断,使百姓爱戴汉王,不乐意为楚王出力。作《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曹参与韩信联兵平定魏地,又打败赵军,攻取齐地,就削弱了楚霸王的势力。曹参接替萧何成为汉朝相国,朝政没有变更,百姓得以安宁。赞美曹参不夸功不逞能,作《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在营幕之中筹谋策划,无形之中便能克敌制胜。子房谋划克敌制胜的大事,没有智巧的名声,没有勇敢的武功,从容易处着手解决难题,从细微处入手做成大事。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陈平使用六个奇妙的计谋,使得诸侯归附汉朝廷。消灭诸吕的大事,陈平是主要谋划者,终于使国家安定。作《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诸吕互相勾通,图谋削弱皇室,而周勃违反常义,切合权变之道。吴、楚等七国起兵叛乱,周亚夫在昌邑驻兵,来扼制齐、赵的军队,故意不理梁王求救。作《绛侯世家》第二十七。

吴、楚等七国叛乱,藩屏京都的,只有梁孝王御敌卫国;但他自恃窦太后的宠爱,自夸功劳,几乎遭受杀身之祸。赞美他能抵抗吴、楚叛军,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都被封为王,皇室亲属融洽和睦,诸侯或大或小都是王室的藩屏,各得其宜,僭位越轨比拟皇上的事逐渐减少了。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武帝的三位皇子被封为王,皇上的策告文辞典雅,值得观赏。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后世争权夺利,而伯夷、叔齐兄弟却趋赴仁义;互相推让国君的权位,后来都饿死在首阳山,天下人都称赞他们的美德。作《伯夷列传》第一。

晏子很俭朴,管夷吾则很奢侈;齐桓公因任用管仲而称霸天下,齐景公因任用晏子而国家得享太平。作《管晏列传》第二。

李耳主张无为而治,使百姓自化为善;清静寡欲,使国民自然走上正轨。韩非揣度事物的情理,主张遵循时势和条理治理国家。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自古以来的帝王都重视《司马法》,田穰苴能对它加以阐明发挥。作《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如果不懂得信守、廉洁、仁慈、勇敢,就不能传授兵法,讲论剑术,兵法、剑术与道相符合,内可以修身,外可以应变,君子们认为这就是武德。作《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楚太子建遭遇谗言毁谤,以至祸殃连累到伍奢,伍尚营救父亲,伍员逃往吴国。作《伍子胥列传》第六。

孔子传述文献,弟子振兴他的大业,都成为师傅,教导人们尊崇仁德,激励人们行义。作《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商鞅离开卫国去到秦国,能阐明和施行他的治国之术,秦孝公时使秦国富强,而称霸西戎;后世遵循他所立的法度。作《商君列传》第八。

天下诸侯都忧虑秦国的连横之策,因为秦贪得无厌,而苏秦能够保全诸侯,约会六国合纵来抑制秦国的贪婪强横。作《苏秦列传》第九。

六国已经合纵相亲近,而张仪能够阐明他的连横主张,使合纵诸侯的阵线又被瓦解。作《张仪列传》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