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7/23页)

注94 侯喜瑞(1892—1983),京剧架子花脸演员。

注95 在湖广会馆开的展览会,指的是2002年9月为刘老举办的“刘曾复京剧脸谱艺术展”。刘老还有《京剧脸谱图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和《京剧脸谱大观》(台湾印制,收图660幅,不公开发行,专送世界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问世,极具学术、艺术和收藏价值。

注96 这一段话是刘老在2007年审阅这篇口述稿的时候自己加上去的。

注97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各领域都卓有贡献。

注98 冯德培(1907—1995),神经生理学家,我国近现代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

注99 吴宪(1893—1959),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学毕业后去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化学和生物化学,1919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助教。1928年升为教授兼生化系主任。他是我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国际上负有盛名。在临床化学,特别是血液分析、气体与电解质平衡、蛋白质的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氨基酸代谢和营养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都是当时的先驱。吴宪最突出的成就是1931年率先发表“变性说”(1929年已在国际会议上作过报告),他正确地认为: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受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破坏了次级键,使肽链原来有规则的折叠变为松散形式所致。这在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是了不起的科学预见。吴宪在协和医学院任职期间为我国培养了不少生化人才,他在建立和发展医学院生物化学课程方面,亦有许多贡献。著有《营养概论》(1929年)和《物理生物化学原理》(英文版,1934年)。1941年协和医学院停办,吴宪于1945年去美考察。1959年在美病逝。

注100 “贾凯林他们”系指北京市政协编的一套文史资料,贾凯林是该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主任。

注101 程长庚(1811—1880),祖居安徽怀宁。幼年在徽班(三庆班)坐科,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间三庆班掌班人。道光二年(1822年)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是京剧第一代演员中的著名人物,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注102 陈德霖(1862—1930),为清光绪以来青衣演员的代表人物,他创立的“陈派”是近代青衣的重要流派。

注103 李寿山是钱金福的师兄弟,亦工武净兼架子花脸。其父是与杨小楼、俞振庭同期的著名俞派武生李菊笙。

注104 载涛曾从武生张淇林、花脸钱金福学艺,又私淑杨小楼,功底湛深,以《安天会》《铁公鸡》两出最佳,李鸿举(万春)的《安天会》即载涛所亲授。参见石继昌《春明旧事》“京剧票友出名门”(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186页)。

注105 包丹庭,名包桂崇,丹庭是他的字。汉族,北京富绅。唱小生,住和平门外大街安澜营。参见石继昌《春明旧事》“京剧票友出名门”,186页。

注106 溥侗,号厚斋,溥仪族兄,封将军。生旦净丑无一不精,曾与其兄溥伦(叙斋)合演《连升三级》,弟扮店家,兄扮王明芳,一时传为绝唱。参见石继昌《春明旧事》“京剧票友出名门”,186页。赵珩先生在《月华秋水夜闻歌——文人与戏》一文中也提到:“民国以后,‘文采风流今尚存’的天皇贵胄像涛贝勒(溥仪的七叔载涛)和侗五爷(红豆馆主溥侗)等人,都可谓一代戏曲名家,即使是戏曲专业的名演员,也常常程门立雪向他们问艺,可见他们对戏曲艺术的造诣之深。”载赵珩《旧时风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页。

注107 煤渣胡同位于王府井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东单北大街,西止校尉胡同,南与北帅府胡同相通,北邻金鱼胡同。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胡同中段路北设立神机营衙门,八旗京官争相投效,煤渣胡同顿为旗人瞩目。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冯国璋的府邸也在煤渣胡同。

注108 陈宗蕃《燕都丛考》:“廊房二条胡同与廊房三条胡同中间南北小胡同曰门框胡同,广德楼戏园在焉。再南曰大栅栏。为北平商业最盛之区,有三庆园,庆乐园戏场。”(4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