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生行脚的常态 乐崇辉、刘玉梅口述(第11/12页)

定:你们什么时候想回去开药店的?

乐:先也没想着要开药店,后来我就改了行了,改信佛了。

(送药和《乐崇辉居士访谈录》给定)这是我的口述历史。学佛以后悟道了。一个人生就是一个宇宙,你相信吗?

定:我不懂。

乐:不懂?宇宙啊,宇宙是地水火风,宇宙就是我们人生的反射。悟到这个道理的,宇宙和人生,就一个字,没有两样。为什么宇宙就是地水火风呢,地,坚固的,水跟火两个啊。

刘:这是十多年前写的。这里头呢,讲了他怎么逃出来的,怎么样到了同仁堂,当了会计,等于是现在的管账。然后怎么样学佛。一方面学佛,一方面还不能讲,说我要复兴我的同仁堂,都是很低调,害怕。只能默默地弄,回到家里我们两人会商量,那时候我们就开始做药丸的模,药模,我都有教给他们小孩子,我说这都是我们乐家的宝,教给你。

我们也老了,觉心也长大了。我们七十过了以后,慢慢地就利用信佛教,时机到了我们就……爸爸就命令儿子:我们是乐家的后裔,我们不能忘本,你一定要复兴我们家的同仁堂。就是这个样子,前十年十一年吧,我们就令觉心慢慢地打地基,开始到现在。

定:您说要复兴同仁堂,在这儿敢说,在大陆那边的乐家不敢说。

乐:中共来了以后大家都低调了。

定:岂止是低调了?都封嘴了。而且他们不敢聚会。这都是过去,现在好多了。

乐:这和台湾是一样的嘛。

刘:我现在年纪大了,只能求佛菩萨,我们信佛,求佛菩萨,我们乐家的同仁堂一定要复兴。这个孩子的理念跟我们差不多,不会贪,我们几个孩子当然我要挑过,哪一个孩子真正能够交班的。

定:你们几个孩子?

觉心:男孩子三个,女孩子两个,我是男孩子中间的。

刘:我的公公婆婆一定会喜欢我,三男二女,很会生。不过哪里知道我们那时候穷,在台湾很穷,没有把孩子像家里富裕的那么养过。当然他们从小也都是很听话的。几个孩子里女儿就不谈了,都嫁出去。我呢,就一直观察,就是我的哪个儿子能够为我信赖,然后呢,媳妇也不错,旁边会帮助他,否则呢,两人没有一致的观念,事情不会成的。我们看中的,两个人都有优点,我们才放心地交给他我们保管了几十年的秘方。

定:你们说的秘方是炮制的方式吗?

觉心:一个是组合方,一个是炮制。

乐:同仁堂的方子现在都交给他(觉心)了嘛。我留着,到他长大我才给他。

刘:两个都交给他。在北京的时候交给他,我们都有照相啊。两个人都有一个心,不是一个只要赚钱,那样事情做不成。

觉心的理念跟爸爸的理念一样,很正的,不会贪,不是说我就是要赚钱,没有这个念头。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交给他,爸爸的理念就告诉他,要复兴我们乐家的同仁堂。前十一二年开始。我们就默默地让他去耕耘去了。哪里怎么样,需要什么,我们会帮他。爸爸呢,我说你年纪大了,你也不要操心,你辅导,我看着就好。他爸爸在佛教界里头慢慢也有名了,我说你就忙你的,回家怎么样我会跟你讲,你指导他,我们一起帮助他,就是这样。复兴的担子交给他,让乐觉心全权来管理。我们不是要赚钱。我们为的是老祖先说的,要救人。

定:普度众生嘛。

刘:我们的理念就是要救人。希望他能够把心放到这上头,不要有一个偏的想法,一定按照老祖先的古方来炮制,做良心的药出来。将来要救很多很多的人。我们和有些人的理念不一样,他们就是要赚钱。我们一心要复兴,不要赚钱。我们来时空空地来,走的时候也空空地走。一辈子做什么好事,做什么坏事,带这个业走,所以我们不贪。孩子们我们都不留什么东西,这个房子,我们统统都捐出去了。这是爸爸的理念,我们从小灌输他们的理念,大家听不进去的话,他听得进去,我们把这个重大的责任交给觉心。觉心很辛苦我知道。每次回来每次都叮咛他,不要忘本,永远要记住老祖先所讲的话,我们要凭良心做出真正的药,良心药,救所有众生。这些东西我们都交代他。

所以今天我们不急,慢慢谈,我们要到六点才会回去,我们现在每个礼拜来两次,过去的话是每天都来。这个精舍已经交办了,给吴居士。我们现在是很轻松的。

乐:吴居士是在广州中山大学拿的博士。

觉心:我在大陆看那些药厂,大的药厂都看过了,一了解,之前大陆的一个情况,就是炮制做得不完全,甚至对炮制的观念,都不是那么的强烈,你有炮没炮人家哪知道,他要的就是怎么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