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生行脚的常态 乐崇辉、刘玉梅口述(第10/12页)

乐:都不是,那叫报喜吧。

觉心:不是药目,那就是喜报,一个形式的东西。

定:我见过好几种版本的同仁堂药目,前几天还发现香港大学也藏有一个版本,和同仁堂现在的版本不一样,但里面的药目差不多。这就是说,药目的书哪儿都可以卖,我们在北京同仁堂就见他们也在卖。配本也卖吗?

乐:配本外头没有。

觉心:只是药名和它的功能,不是里面的配方,配方是另外有写。

定:可是另外还有它的炮制,炮制是不写出来的。

乐:没写出来。至于怎么做,我们都知道。炮制我都懂。

刘:他都在旁边看。

觉心:炮制的话有记录,也有口传。

定:你们说是命根子的东西,就是炮制吧?

乐:对,有关系。药目有,那个很多,有很多都是老方子,市面上很多都知道。但是炮制……

觉心妻:很多真的要炮制,炮制才能改变一些药性。

定:就是说炮制是你们同仁堂最关键的保密的东西?

乐:不是,也不是。

定:这个我不懂,我也不搞这个,所以你们放心,我不刺探这个啊,我就是研究一段历史。

乐:(笑)没关系。

刘:不懂是要吃坏人的,我希望大家都懂得怎么炮制,才不会吃坏人。这是真的。

乐:秘方的话呢,其实就是古方,我们祖先最早从浙江宁波摇铃卖药,串铃么,就走江湖了,卖的话吃着就好了。后来也没办法,穷啊,好像借债还是怎么的。

定:让一个姓张的,张世基把你们家的……注60

乐:对对,有这么一段故事。后来第十代,乐平泉就想办法了。他怎么复兴呢?他到前门外丞相胡同的伏魔寺,注61就在大栅栏很近啊,有个老和尚,跟他就很熟了,老和尚就问他,你们乐家怎么样了?他说做了很多药,老和尚说那你舍药啊,不是有很多会馆么,皇帝考试啊,要考状元嘛,舍嘛,一舍药,无形中就做了宣传:这同仁堂的药,一吃就好了。

定:每年都舍药。

乐:都舍药。

定:这段我还没听说过。

乐:还有另外一个,北京啊,风大,土很多嘛,没有现在这柏油马路啊,泥巴多,怕人走到沟里去,就弄个灯,写上同仁堂,这也是一个宣传。

定:做善事。

乐:做善事,舍棺材,舍棉衣,舍粥。还办学校,义学,还办印刷工厂,普善工厂。棺材是只要穿着白布衣服来,一来,到门房就给他一个条子,拿这个条子,就拿走棺材,不管好坏吧。

定:还救火。也像一种广告似的。

乐:救火队啊,不叫小白龙,叫普善水会。普善水会原来是在哪儿啊,大栅栏不是着火吗?

定:是不是义和团烧的那次?

乐:就那次。后来就这水会的水车,就在永仁堂库房里头,就跟现在救火车一样,红的,但是用手的,我还看见过呢。我来(台湾)的时候还在……

定:就是说你们老祖先从一开始就是要做善事,是做善事起家的。

觉心:我在台湾出生嘛,然后爸爸带我们回北京,看西打磨厂老家那边,就带我看哪边是舍粥的,哪边是舍棺的,要带我去看这个。

定:哪天您再回去,我跟着您走一走。

觉心:放马的地方,后来就改成放汽车,爸爸就讲说小时候跟弟弟两人在屋顶跑来跑去啊。

乐:现在都拆了。

定:我一见您就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见了太多你们家的人了。你们家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别看你们家人经商,好像没坏心眼儿。

乐:存坏心你怎么做药啊?

刘:他就是很善良,太善良了。

乐:所以我后来学佛嘛。

觉心:记得一次有人打听我们家的秘方,爸爸说没有什么秘方,就是那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就是秘方,就是凭良心,做良心药,这就是秘方啊。

乐:就是凭良心做药就一定有效,不能少一味,要怎么泡就怎么泡。用酒泡啊,还是用什么蜜炙啊,都要按规矩。注62台湾的同仁堂都是按照规矩来的,因为这老规矩不能变。一变的话将来就没有原则了。

刘:有些药是同样的药方,治同样的病,他开的你就吃了有用,你开的吃了就不管用,就是炮制在那里。你如果懒,马马虎虎,应该泡九次,你只泡了三次,那药效就不一样。你不能偷工减料。

觉心妻:做药的时候虽然没有人看到,也不能偷工减料。

定:同仁堂的祖训嘛:存心有天知。那前半句是……

觉心: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乐:对对对。其实不单是做药,而且是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