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第3/6页)
六、星占 周秦时代星占术很盛行,当时学者也以明天道为尚,直到汉代风气仍然不改。《汉书·艺文志》所录阴阳、天文、历谱诸家底书都与星占有关。《志》记阴阳家说:“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记天文家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记历谱家说:“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此外杂占中有《禳祀天文》十八卷,《泰壹杂子候岁》二十二卷,《子赣杂子候岁》二十六卷,或者都与星占有关。《史记·天官书》太史公说:“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于宋,子韦;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后汉书》以下底《天文志》都本《史记》底记载。《后汉书》加入鲁底梓慎。《晋书》加入卜偃。这等人仰占俯视以佐时政,凡祸福之源,成败之势,都能预知。《晋书·天文志》说:“其巫咸、甘、石之说,后代所宗。”或者《开元占经》便是这三家底遗说。据《晋书》,武帝时,太史令陈卓(《隋书》作三国时吴大史令)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隋书》始立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官,著于图录。《史记?天官书》所说底有些或者出于石氏,而《汉书·天文志》则采甘、石二氏之说。巫咸或是假托底说法。《汉书·艺文志》杂占中有《甘德长柳占梦》二十卷,可知甘公兼能占梦。《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鲁底梓慎,郑底裨灶,能推天文,判吉凶,其地位与两国底大夫相等。此外,子韦为宋景公底史,苌弘为周史,故知巫与史底职分最初也没有分别。史底资格最初是占星家。《周礼》大宗伯之属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其掌职之一为治历。春秋时代天子诸侯之臣掌天文底有日官或日御底名称。日官、日御便是太史。史官所掌底事,兼知礼仪底等次及吉凶底兆头。《左传》闵公二年狄禽卫太史华龙滑、礼孔,二人请释归告神;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惠王问内史什么原故;僖公十六年,宋陨石,六鹢退飞过宋都,襄公去请问周内史叔。这都是史还没完全从巫底职业分化出来,所以祝,卜、筮、巫,都可以附上“史”字如祝史、祭史(昭十七年)、筮史(僖二十八年)、巫史(《礼运》)等。
巫底职能分化越多,渐次分为专掌典礼底祝。祝主知神明底位次,牺牲器服底数目,颂祷之辞,祝诅之文。《周礼·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祷福祥,求永贞。”《左传》桓公六年,记随季梁谏随侯底话:“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知其不可也。”因为祝所作底辞文饰君德,不恤民馁,是欺骗鬼神,故不可行。《左传》昭公二十年,齐候有疾,齐嬖臣劝侯诛史嚣、祝固之罪,因为他们事神不诚。春秋,列国会盟,君臣相约,都要质于神明,这事是祝所掌。祝因为主撰祝辞,知祭祀底礼节,故又称祝史。列国史官都与祭祀有关。巫与祝底分别在前者为宗教的,后者为典礼的。祝是奉祭祀,作祷词底官吏,巫只能降神,预言吉凶,为个人的事业。祝有专知一代之礼底,如夏祝,商祝是。殷以前,巫为大臣,后世文明日进,遂出典礼底祝,巫遂失掉政治地位,只为民间所信仰,故各巫多以所住之地被知,如范邑之巫,桑田之巫,梗阳巫等是。巫死后,每被尊为神,人向他们求福。《左传》隐公十一年,记隐公为公子时被郑人囚于尹氏,遂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锺巫。秦惠文王与楚构兵,诅楚败北,在《诅楚文》中所祷底神有一位是巫咸。这二人都是已死底巫。古中国于巫底信仰极深,名巫死后,仍被崇拜为神,如福建之天后,广东底金花娘娘等,是最著的。
宗是巫最高的地位。古时巫介在人神之间,通上下之意,后来分为巫与祝,由祝进而为宗。宗是《周礼》六官之一。周时祝宗底地位比巫高。巫只有巫官之长,司巫二人,资格为中士,其外巫师四人,也是中士。司巫以下底男女巫很多,都没爵位,只听命于司巫,以行法术。祝就有大祝小祝。大祝有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辅助他。小祝有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辅助他。王后世子底大丧,有丧祝,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讲武治兵与兵祭时底甸视有下士二人。会盟时告神明底诅祝有下士二人。看来祝底资格为下大夫及上士,而巫不过中士,宗底领袖是大宗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