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拿破仑帝国的兴衰(第6/7页)

法国已经是四面受敌。1月25日,拿破仑从巴黎出发,开始了捍卫法国主权的战争。他要面对的,是从意大利方向攻击过来的奥军,以及从西班牙出发跨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的英军。另外,在法国的东部和北部,还有三支强大的敌军,他们分别是:施瓦岑贝格指挥的十五万同盟大军,他们从瑞士冲来;从法兰克福攻进来的十三万西里西亚军,指挥官是布吕歇尔;贝尔纳多特指挥的十万北路军,现在他们已经侵入荷兰,并出现在比利时。

经过多次实战考验,反法联军已经根本不把法军的强固工事放在眼里,他们集结部队,直指巴黎,施瓦岑贝格和布吕歇尔两军准备在香槟会师。拿破仑率领部队,在这里领导法国全面抵抗。在比利时,梅松将军率部阻击贝尔纳多特。在里昂,奥热罗负责抵御奥军。在南方边界地区,苏尔特负责抗击英军。意大利则由欧仁亲王负责保卫。

不可否认,拿破仑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他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术,穿插到布吕歇尔与施瓦岑贝格之间,先是在尚波贝尔、蒙米赖、蒂埃里堡、沃尚等地连续战胜布吕歇尔,接着又在蒙特罗大破奥军。如果照这样下去,法军取得胜利将指日可待。不过,法国的将领并不是都像拿破仑这样骁勇善战,除了拿破仑连连取胜外,别的部队都是屡遭败绩。这使得法国腹背受敌。就在这关键时刻,缪拉叛变后参加了反法同盟。除了下级军官和士兵们依旧斗志昂扬外,法军的高级将领们全无斗志,士气低迷。拿破仑继续向布吕歇尔发起攻击,但在马恩河、埃纳河和拉昂等地,每次都是功亏一篑,布吕歇尔屡次都能侥幸逃脱,化险为夷。历经多次意外事件后,拿破仑的作战计划也被打乱,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准备到圣迪济埃去封锁敌人退出法国的通道。反法联军虽然感到很震惊,但他们仗着兵力充足,还是毫无顾忌地直奔巴黎而去。

巴黎现在是门户大开,法军根本来不及回援。皇后匆匆忙忙地弃城而去,逃向布卢瓦去了。由于在这次战争中,拿破仑主要依靠的是正规军,所以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现在人民普遍厌战,缺乏抗敌决战和誓死保卫自由的精神。在以本尼凡托亲王为首的保王党的协助下,反法联军毫不费力地开进了巴黎。元老院在领袖塔列朗的率领下,全部叛变。塔列朗是个没有信念,顺势而为的人,每当一届政府快要垮台的时候,他都会及时地改旗易帜,在新政府中谋得一官半职。因此,在历届政府中都有他的身影。现在,他带领元老院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宣布废黜拿破仑的帝位及其后裔的帝位世袭权,宣布法国人民和军队不再效忠拿破仑。

拿破仑放弃帝位

获悉巴黎被包围的消息后,拿破仑放弃了向圣迪济埃进军的计划,率领五万军队星夜兼程,驰援巴黎,但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在他们抵达巴黎的前一天,反法联军刚刚接受了巴黎的投降。在临时驻地枫丹白露,拿破仑又听到了元老院叛变和他被废黜帝位的消息。看到人民、元老院、将军、内臣们已经纷纷变心,拿破仑感到大势已去,有了归隐之心。他打算自己退位,然后将帝位让与他的儿子。他以自己能征善战的五万军队和强有力的军事阵地为筹码,派出全权代表维琴察公爵、莫斯科瓦亲王、塔兰托公爵和同盟国谈判,打算让同盟国承认他儿子的帝位。但是,协同全权代表前去谈判的腊古札公爵突然放弃了对枫丹白露的驻防,防不胜防的拿破仑只得接受同盟国的条件。事已至此,同盟国的条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优惠了。现在他们决心逼拿破仑无条件退位,同时,消灭一切在欧洲看来属于革命的东西。1814年4月11日,出于对后代的考虑,拿破仑黯然放弃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帝位,九天后,他到达现在唯一属于他的领土——位于地中海西嘉岛东边的厄尔巴岛。曾经属于他的远达波罗的海的广大疆土,如今只剩下一个弹丸小岛。谁也没有想到,十四年的叱咤风云和不可一世,却换来这样一个令人叹息的结果。

拿破仑是从社会的底层成长起来的。他从一个普通的炮兵尉官,凭借着自己的敢作敢为、顽强不屈,一步步成长。凭借着自己的充沛精力和对荣誉的热爱,他一点点壮大,直到成为万人之上的统治者。他的奋斗历程中,绝对没有什么幸运可言。他的成功,可以说都是刻苦实干的结果。他抱着建立强大帝国的雄心壮志,通过强有力的军事手段,一步步地将欧洲控制在手中,并通过贸易封锁等方式,对隔海相望的英国展开牵制。一时间,从西班牙半岛到遥远的莫斯科,各国的君主和百姓都听从于他的号令和统治。遗憾的是,他的权力和专制,侵犯了各国的独立,破坏了人民的自由,最终落得个腹背受敌、众叛亲离的下场。他的失败证明:专制主义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