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5架美国轰炸机在中国迫降……(第2/5页)

很快,飞行员全都可以在飞机滑出规定的画线之前起飞了。

除了杜立特,没有人知道这次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肯定是要在航空母舰上起飞。

4

1942年4月2日,揭晓秘密的那一天终于来了。

美国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在一艘重巡洋舰和一艘轻巡洋舰的护卫下,载着16架B-25轰炸机,缓缓驶离旧金山港。在驶离港口后,对任务一无所知的舰长米切尔将军拆开了写有“绝密”字样的信封,终于搞清楚了此行的目标:

舰队将驶向日本本土,舰上的轰炸机将执行轰炸日本本土的任务。

与此同时,经过秘密训练的B-25轰炸机的飞行员们,也终于知道了自己原来承担着轰炸日本本土的任务,作为反应,船舱里传来一阵欢呼声。

任务公布后,杜立特在5枚炸弹的尾翼上系上了日本政府当年授予美军官兵的“友好”奖章,用意十分明显——把这些炸弹,带着这些勋章,统统扔到日本的本土上去

当以“大黄蜂号”为首的美国第18机动舰队行进到夏威夷北部海域的时候,以“企业号”航母为首的第16机动舰队加入了队伍,因为“企业号”上的舰载机,要随时准备为“大黄蜂号”护航——虽然“企业号”上的水手根本不知道“大黄蜂号”上装那么多轰炸机是要运送到哪里——他们觉得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轰炸机能从航母上起飞,更让他们困惑的是,当时美国在太平洋上已经几乎没有军事基地了。

由两艘航母和一批护航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默默地向日本本土方向前进。

停在“大黄蜂号”甲板上的B-25轰炸机

4月18日清晨7点38分,意外发生了。当这支美国“特混舰队”行驶到距离日本本土还有1200海里左右的地方时,他们被日本人发现了。

当时发现这支舰队的,是日军巡逻船“日东丸23号”。

日本舰船发现敌船后,第一个行为就是立刻用无线电向国内发回预警。这时候,考验“大黄蜂号”舰长米切尔的时候到了:如果继续驶往指定海域再起飞轰炸机,很有可能舰队会被闻讯赶来的日本陆基战斗机和轰炸机摧毁——而这是目前美国海军为数不多的存货了。

那怎么办?只能让轰炸机提前起飞,航母提前掉头返航。

但是如果提前起飞的话,杜立特和他的飞行特攻队将比原定计划提前10个小时到达日本上空,由黑夜轰炸改为白天轰炸,轰炸机被日本防空火力击落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同时,因为提前起飞,所有的B-25轰炸机将多飞310公里,油耗将大大增加,这也意味着它们成功抵达中国机场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在起飞前,杜立特和他的敢死队队员们一起在“大黄蜂号”甲板上,留下了这张合影

换句话说,这支飞行别动队将成为真正的“敢死队”,他们生还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杜立特站到了飞行甲板上,眼前是列队站立的所有参加行动的飞行员。杜立特把突发情况告诉了队员,然后告诉他们:可以自愿退出。有替补队员愿意出100美元,换下不去的飞行员。

没有一个人愿意退出。

4月18日上午8点15分,杜立特身先士卒,驾驶第一架B-25轰炸机在“大黄蜂号”航母的甲板上迎空而起。

1个小时后,全部16架轰炸机起飞升空。所有轰炸机保持无线电静默,贴着海面低空飞行,扑向日本本土。

5

4月18日下午3点。

在日本近海捕鱼的日本渔民,看到低空呼啸而来的几架飞机,于是兴奋地向空中挥手——他们以为自己看到了大日本帝国的空军。

但那正是杜立特率领的16架B-25轰炸机。

那艘发现美国舰队的“日东丸23号”虽然把消息传回了东京,但日本人认为在那个海域,美国人的舰载机是不可能飞到日本本土来进行轰炸的。

所以,他们并没有重视那个情报。

就在飞临东京上空的时候,杜立特的轰炸机中队看到迎面飞来了一架飞机。事后他们才知道,那是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的座机,当时,他正准备去视察一所航空学校。

杜立特空袭东京时从空中拍下的照片

东条英机的秘书西浦大佐首先发现迎面飞来的飞机样子很奇怪,再仔细一看,他惊恐地发现:居然是美军的飞机!

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杜立特率领的16架B-25轰炸机,按照事先制定的目标,将一枚枚重达200多公斤的炸弹和燃烧弹扔了下去,轰炸了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和大阪6个城市的多个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