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消费、休闲和摆设 CONSUMPTION, RECREATION, BIBELOTS(第9/13页)
通过阅读邮购商品目录获得满足。

欲望是炽烈的、经久不衰的。但这欲望的目标并不经常是崇高的,生活通常被挥霍在一种急不可耐的贪求中,贪求那些触手可及的小物品。”当然,他指的是“小目标”,但他的阐述的确奏效——你只消想一想那些镀铬的小冰钳、五角的小雕像,以及镌刻着“丹·布利斯的书”的仿银书签就会明白。
中产阶级是这类物品的主要顾客。按邮购目录买来的商品确证了他们的价值,鼓励了他们的抱负。当他们打开音乐盒盖,一首飘出的《不可能的梦想》使他们满心欢喜,因为这意味着只要去希望就有可能实现梦想;意味着如果自己是个好孩子,就可能被中上阶层邀请去麦基诺岛⑯共度暑假,也有可能被耶鲁法学院录取。某些商品的广告则暗示,购买者早已踏上了迈向中上阶层的征程,因为这类广告的常用语是“有鉴别力的人”和“有教养的人”。所以,这类广告也就不足为奇了:“六只各不相同、人工吹制的水晶玻璃酒杯能满足您精挑细选的热诚。”
人们对“金”的器具——餐具、厨刀——的需求量很是可观。当然,这类器具不愿愚弄任何人,可偏偏就会如此。李尔王一定很容易理解一些人对“装在仿鹿皮袋里的”镀金骰子的兴致。订购一块印有你母校图章的帆布刺绣,能展示你与一所有等级的院校的关系,令人感动的是,这个例子在想象中不是指特拉华大学,而是哈佛。
对于渴望进取的中产阶级来说,伟大的等级图腾是“英格兰母亲”,正如某一类商品标志[“这是一些将我们与‘英格兰母亲’联系在一起的(军团式条纹)纽带(领带)”]。不少商品目录的封面纷纷使用英国国旗,直截了当地奔向崇英主题。
有一份目录先是声称:“我们是毫不掩饰的崇英派”,然后便将不列颠与不折不扣的无机材料——例如仿羊毛和人造皮革——联系在一起。从这家公司,你不但可以买到骑兵的佩剑,还能获得一册与之“配套”的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My Early Life,17.5美元)。还有一份目录推销银质的崇英书签,书签上是三位伟大的英国人肖像——莎士比亚、丘吉尔、福尔摩斯。很明显,没有哪种商品会丑陋和荒唐到不冠以准英式名称就销路惨淡。但的确有这样一种不幸的铜质蜡扦和熄烛器混合产品,如果叫“烛具:新泽西州汉肯萨克”就一定卖不出去,它的名称是“肯辛顿熄烛器”,并被描绘为“一种带罩的小饰件,为您的家庭增添一缕典雅的英式魅力”。与此类似,还有一个仿银面包托盘的广告:“来自乔治王王宫”。不错,但究竟是哪位乔治王?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还是六世?不论几世罢,“国王”这个词就足以奏效了。所以,下面这一点也许并不令人吃惊:专事传销英式商品的那些最势利的邮购公司,其中一家就坐落在亚利桑那州的坦佩⑰。
以中产阶级为目标的商品目录似乎认定,只有那些把自己想象为英国人后裔的顾客,才够资格欣赏印有纹章图案的商品(“您的盎格鲁-撒克逊名字在上面吗?仿羊皮上是您家族盾形徽章的精美凸饰”)。由于中产阶级对声誉良好(也即英式)的家庭背景的需要是如此根深蒂固,与这个阶级有关的所有买卖也就小心地避开了任何粗鲁的方式,例如,某份商品目录向读者推销一套二十四只的酒杯:上面将“印有凸饰”,“是您自己的家姓和徽章”,然后是数行细小的句子:
山森纹饰机构将从我们的记录和参考书中选择一个看上去您的家族先辈曾使用过的徽章,或者一个专名变体。所选徽章绝不会意指或暗示您的家族与原使用者之间的家谱关系。
随后的信息还可悲地向这一骗局的观众示意,你“只须每月花5.99美元,用十个月的时间,外加必要的费用”,即可获得这种酒杯及附属文件。异曲同工的是,那些由于家族移居到这个国家而自觉地位下跌的苏格兰人,会收到另一类带来古老自尊的商品目录,例如“家族”墙饰板,数目可观、由“您祖国的”格子呢制成的物品,比如品牌不详的格子呢领带。此外还有一些小小的特威德郡⑱南部人戴的苏格兰男式便帽,你戴上它保准会像个十足的傻瓜。所有这些“纹饰”和“家族”配件,表明了中产阶级耻辱的烙印和烦恼的根源——自觉的无足轻重。这种感觉有多么深刻,多么伤怀——“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决策的时代,”C·赖特·米尔斯说,可是“他们明白,他们无法作出任何决策。”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会存在一个所谓“皇家后裔美国人”的组织。我们这才意识到,马克·吐温创造的公爵和王妃形象,正是十足的美国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