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伊斯兰堡:我们的故事不能忘(第2/5页)

虽然我们已经订到了飞香港的机票,但是还有一天的时间要消磨掉。我们不可能只坐在房间里喝着啤酒看着电视。那种情况一个晚上就足够了。我们得出门看看,反正我们也不用走太远。城外大干道公路(the Grand Trunk Road)上的古王国犍陀罗(Gandhara)的首都——王舍城就是个不错的地方。

你可能对“大干道公路”这个称呼有点陌生。它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印度人和英国人把它用做加尔各答和喀布尔之间的军事运输要道。鲁德亚德·吉卜林(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作家,他长期生活在印度,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译者注)把它称为“印度的脊梁”,并把它喻为这样一条河:“这是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河,它笔直奔流2400多公里,承载着各个阶层的人们以及形形色色的交通” 。

第二天早上,我们把剩下的两瓶啤酒藏好,以免被女服务员发现,然后让门卫叫了一辆车把我们送到塔克西拉(Taxila)。塔克西拉就是犍陀罗都城王舍城的所在地,犍陀罗一度控制着发源于喀喇昆仑山、漫上平原的印度河两岸地区。犍陀罗基本上就是今日巴基斯坦的古代版。它横跨几条贸易要道,其中包括连接印度与中亚及地中海之间的要道。古都塔克西拉就在拉瓦尔品第的西边,我们现在正疾驰在大干道公路上向那里赶去。

出城以后,前方道路直接通往马尔加拉山区(Margalla Hills),并穿过马尔加拉山口。马尔加拉山口并不雄伟,只是穿过岩石的一条短狭的通道。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路边一座为纪念约翰·尼克尔森而立的硕大的方尖石碑。约翰·尼克尔森是一位英国将军,他于1857年与锡克教徒作战时不幸牺牲。据旅行指南介绍,方尖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碑文:双方怀着同样的悲痛哀悼将军。显然,这并非毫无根据的夸大其辞:他死后,一群锡克教追随者仍自称为尼克尔森人,以表达对他的敬仰。我们并不赶时间,想停下来看看,但司机说还有更好的地方在等着我们。

刚过马尔加拉山口,车就靠路边停住,我们在一个露天棚子下歇脚喝茶。这个地方确实不错,但是也很奇怪——有桌子,却没椅子,取而代之的是折叠床。折叠床上没有垫子,而是用绳索编成的。卡车司机们就在此歇歇脚、睡一觉,消除从阿富汗到印度一路奔波的疲惫,此时棚里已有六七位司机正处于不同程度的睡眠或昏沉状态。摊主不仅提供茶水,还提供印度大麻。当然,大麻是违法的,但司机说马尔加拉山口不在政府控制之下,人们高兴干啥就干啥。自然,我们选的是茶水。

在这里喝茶,我们自然遵循次大陆最流行的加奶和糖的做法。司机说16世纪巴布尔(Babur)(巴布尔,帖木儿帝国的后裔,他于1526年入侵印度,并建立了莫卧儿王朝。——译者注)入侵印度时就是从这里进入的。巴布尔的血管里流淌着帖木儿皇族的血液,我和芬恩在伊宁曾经参拜过帖木儿的陵墓。14世纪末,帖木儿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家乡挥师南下,在印度大肆屠戮,巴布尔也决心效法祖先,尤其当他被乌兹别克同胞逐出王国时。巴布尔年仅21岁便夺取了喀布尔,然后经马尔加拉山口(就是我们正在喝茶的地方)东征进入旁遮普,横扫整个印度。上千只大象组成的骑军在他的炮火面前不堪一击。对,就是炮火,那是印度北部的人第一次见识这种武器。巴布尔由此开创了次大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莫卧儿王朝。巴布尔不仅是一个征服者,还是个作家,他在自传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印度是个没什么魅力的国家。人们长相平平;无贤能,无规矩,无良驹,无忠犬,无葡萄、香瓜等鲜果,无冰水,无可口的面包,也无热洗澡水。但这里却有成堆的金银。”很不幸,这些金银财宝他没能享用多久。由于儿子病倒,巴布尔向安拉祈求舍命换子。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巴布尔死了,他的儿子康复了。可是他的儿子被迫把帝国控制权交给了叛乱酋长舍尔沙(Sher Shah)。舍尔沙开始进行一项宏大的修建工程,其中就包括大干道的主要路段,我们刚刚还在那里喝过一壶茶。

5年后,舍尔沙去世,巴布尔的儿子恢复王位。但是他重新掌权后不到7个月便从图书馆的楼梯上摔下,折断了脖子。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Akbar)继位。阿克巴是次大陆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具有雄才大智,常常深入乡村微服私访。

和司机一起歇脚喝茶

一次,他在微服私访中听到一首歌,唱的是马尔瓦(Malwa)国王巴兹·巴哈杜尔(Baz Bahadur)后宫中一个名叫“茹普玛蒂”(Rupmati)的女人。阿克巴被歌词深深打动,出于嫉妒,他派军攻打巴兹·巴哈杜尔。巴哈杜尔战败后仓皇逃命。与此同时,阿克巴的士兵攻进巴哈杜尔的宫廷,可惜他们只看到美丽的茹普玛蒂吞下一瓶毒药自尽。阿克巴为此伤心欲绝。浪漫似乎在莫卧儿皇帝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阿克巴的孙子不就深爱他众多妻妾中的一个,还专门为她建造了泰姬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