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6/10页)

那也是朱明皇帝施的德政,为防民变,但武而修文,把有气节的人明宣教化,教成了不善战,不屑逞匹夫之勇的书儒,而执戈卫国的战士,在别的邦族都列为最崇高的地位,只有在华夏礼义之邦,却列为最下品,以众所不耻的钱民任之,这样一个老大的邦国,人再多,地再广,又何足惧者。”

甘凤池等人都沉重地叹息,芙蓉的话像一根针,刺进了他们的心胆,而且令人痛苦的这都是事实。

明室之兴,起于草野,当时的功臣动爵,多半为一时草野英豪。

太祖元璋,为了要抑制这般人,想尽了方法去打击扑杀他们,使得他们的后世子孙都不敢再谈武事。

而江湖游侠,在明代也是备受歧视,舞刀弄剑,是市井无赖行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乃种下积弱之困

芙蓉道:“但是圣祖不糊涂,他看出读书人不足俱,在江湖上还有一批英雄豪杰,为心腹之患,必须予以消灭,所以在国事底定后,就授意白龙等六名官廷高手,重金网罗江湖上的黑道高手,对各大门派,展开了突击。

这又是江湖人本身的矛盾,武林分黑白两道,黑道中人,一向为白道所不容,积怨既深,一旦有了机会,得到官方的支持,他们自然想报复,于是八大门派,次第被毁,才算是真正地瓦解了汉人的反抗意旨。”

陈四公公叹道:“这一手的确厉害。”

芙蓉道:“老爷爷,平心而论,这不是曾祖父厉害,而是这些弱点早已存在,我曾祖父只是懂得利用而已,但是他老人家也不算真正的英明,至少也没有看透一件事,那就是江湖人不可以轻侮,放在明处不去挤他们,八大门派各自为政,甚且还为了争名斗狠,互不相容,起不了多大作用。

这一压迫,反而使他们由明而暗,门人子弟,分散四处,技艺日精,人手更多,而且还会在一起,成为更大的一股力量。

正因为这一点,圣祖在晚年深以为悔,不该作此决定的,江湖势力,只是暂时消弭下去,几年之后,变得更强,而那六个人,由于掌握了一大批的高手,形成了一股势力,连朝廷都控制不了了,如今玉龙寺之为害,就是昔日种下的因。”

杜云青道:“芙蓉,这时候谈这些干吗?”

芙蓉庄容道:“云青,我要谈这些是有几种作用的,第一是告诉你昔日之失,你不要再犯那个错误。”

杜云青道:“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芙蓉笑道:“因为你现在在侠义道中颇得人望,你应该兼容并蓄,对黑道中人不应歧视,造成了矛盾冲突,予人以可乘之机。”

杜云青知道这是句暗示,针对着他身藏的日月令旗所发的暗示,告诉他以日月令主的身份,断然不可以再犯当年的错误,可见她已放弃了本身的立场而站到他这边来了,心中非常感动,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芙蓉笑笑又道:“第二,我借这个机会,也说明了朝廷对江湖现势的了解与运用之策,更向甘前辈等各位提出一个忠告,匡复大计,不是把忠义形之于言色就能成事的,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谈了不仅是空谈,反而会招致许多困扰,从事费力内共,却只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结果,在内贼末消除之前,不宜作过激之言行表现,否则朝廷只领略加挑唆,就可以叫我们自己人自相残杀起来。”

甘凤池听得全身冷汗直流,口中连声应是。

陈四公公忍不住又道:“女婿,你可是听见了,你自己把名头弄得这么响亮,已经招致很多人的嫉恨了,一个真正要成事的人,应该像这个叫渡边武夫的家伙,胸怀壮图而默默耕耘,不到必要之时,绝不轻泄他的意图目的。

至少要有这个样子才能办成一点好事儿,蓉姑娘要告诉你的就是这句话,只因为他尊你是个长辈,不好意思教训你……”

甘凤池怪急地道:“老爷子,小娟并不想什么事!”

陈四公公怒道:“那你在中间穷凑个什么热闹,成天把民族大义放在口中,又以故国义民自居,既没有计划,又没有组织,叫得一批年轻人跟着你去送死。”

甘凤池呆住了。

芙蓉道:“是的,甘前辈,这句话我本不该说,但又不能不说,固然在您的立场是不忘本,可是对方今而言,毕竟是要视作反逆言行的,好在这一任皇帝还算有气量的,对您各位尚能尊重,没有非难,如果换个气量窄一点的人当权,您那种做法,不仅是害了自己,也害了许多热心追随您的年轻志士,他们因为您是前辈,对您的话,多少都有一些祟拜模仿的意思。”

甘风地垂头不语。

路民瞻这时也道:“四哥,这次可是我做兄弟的第一次数说您,我自己缺少头脑,一直跟着您进退,可是最近一阵子看看,兄弟也不佩服您了,您自己没有一定的主意,就应该听人家的,认准了一个人,就全部信任人家,可是您有意无意间,老是要夹东央西的问上两句,表示一下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