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6/11页)

文蕙仙苦笑道:“那是骗人的,如果守得住,就不会让海寇侵来了,不过我父亲所领的水云门下弟子,基于切身利害相关,倒是踊跃支持,我父亲已经集合了全部门下可供一战的子弟,约莫有两百人,小船四十艘,交给蓉姑娘统筹指挥作战,这才是我们真正可信任的武力。

而且蓉姑娘向大琉君请准册封我父亲为千户之职,统辖近海诸小岛,将来这两百记名弟子,都改编为正式的军队,执戈自卫,蓉姑娘看过他们的实力,说他们尚可一用,而且他们的身家是都在这几个岛上,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这才是杜云青要知道的一句话,他的目的也是要知道这件事,清除了玉龙寺的势力后,他希望当地的人能负起自卫的责任。

杜绝玉龙寺再度入侵之徒,也可杜绝了一些光华会中急切求功之徒,据此以为发展之念了。

芙蓉的话是根据各方面的观察后,作了个有力的暗示,也帮助了杜云青的决心,因此他跟鱼壳、陈四公、甘凤池等人略加商量后,决定了另一个战略。

把船上大部分的人力都移师去跟芙蓉会合,等雾散之后,大举进攻,他则与几个人留下来,分乘两条小船,利用大雾的掩护接近后,再设法游行登陆,破坏渔夫岛上的大型战船以及一切能使用的浮海工具。

这个战术虽然冒险,却有一个好处。

只要能够成功,就可以把对方的人围死在岛上,不管他们的未作训练义师,屯兵反清的要求,杜云青不会叫芙蓉先去向大琉王疏通。

兵贵神速,必然是一到就迳行突击,那就恰好中了对方的埋伏。

因为在预先的计划是不惊动岛上任何人,直接就对渔夫岛展开攻击的,等到扑灭这边岛上的人,再行伺深海夜光岛的情形而定攻守之计。

在杜云青的信谈中,对方也差不多要在那个时候,才能赶到来。

正因为临时的事故发生,需要先见大琉王,杜云青迫不得已,才把预定进攻的行程拖延了一天,以便芙蓉带入绕道进诣大琉王后,配合攻击。

而这边的两条船也就离开了航线,慢慢地转折回去,想不到这一耽误,反倒帮助了他们,得以及时知道消息与对方的动静。

大批的人与两条大船,都由文蕙姑带着绕道去与芙蓉会合了。

杜云青只留下了渔壳、陈四公公、甘凤池、陈芸娘、白纫珠、纪小如以及一个叫祁浩的剑手。

祁浩是玉龙寺的人,但也是寿亲王遴选了送进玉龙寺,埋伏设在玉龙寺的暗探。

杜云青留下他的目的是为了在渔夫岛上还有几个他的同伴,可以连络了引为己用的,这样在潜登渔夫岛后,可以得到不少的助力。

带咱的文蕙仙,一共九个人,乘了两条船,每人都穿上了紧身的水靠。

白纫珠与纪小如不会泅水,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每个人用两个盛水的皮袋,吹足了气,塞上口后,系在脖子下面,把头托着浮起来,别的人拉着她们,进行毫无困难。

大船在浓雾中易向而去,小船则以螺角,继续跟岛上连络呼应,慢慢地接近了岛上。

文蕙仙对岛上的情势较熟,最后留下她跟鱼壳继续留在小船上,多得最后的一刻再行动,其余的人,则在祁浩的带领下,已经潜入了港叉,而且找到了两条驶来的八幡船!

蹲伏了一阵后,杜云青首先攀上了一条船,很幸运,因为对方的计划是要诱他们深入后在岸上夹击,所以把两条大船拖进港叉的小河道中掩藏了起来,船上的人也都在停泊处理伏备战。

所以船上没有留下什么人,只有一两个水手,而且并没有多少功夫。

杜云青不动声息,轻而易举地把他们都制住了后,搜查了一遍,发现这两条船居然有着两门铜炮。

这是东瀛人仿制的土炮,手工十分简陋。

但是杜云青却十分满意了,他要利用的不是两门炮,而是发炮的火药,终于在船底找到了两大桶。

他彻底地清查了两条船后,才下去招呼其余的人一起上来,首先从事了破坏的工作,拆毁了船上的舵。

然后把火药分洒在船的每一角落,最后把剩下的制成了许多小包,找了两只强弓以及两支长剑和一卷裹着琉屑的引线,再悄悄地把大船推了出去,慢慢地淌进了港中。

这时浓雾已将散,岛上的人用号角招呼外面的大船驶进来,吹了半天,没有回应,却看见了两条八幡船在岸边打转。

他们起初不经意,还以为是自己人要出海去迎截,然后看看情形不对,才发声动问了。

杜云青在船上操着东瀛夷语回答说:“系船的览索断掉了,船被潮水带了出来。”

因为他操的是扶桑语,因此那些海盗们绝没想到会是敌方已经潜入,还有人用粗话骂他为什么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