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重围(第8/9页)

同一天早晨,丘吉尔再度飞抵巴黎,希望能更清楚掌握军事情势。雷诺到机场迎接,然后急如星火地赶往位于凡森(Vincennes)的帝国大兵团总部(Grand Quartier Général)。这里的东方地毯和摩洛哥哨兵营造出一股不真实的味道,让丘吉尔的军事顾问哈斯汀·伊斯梅爵士(Sir Hastings Ismay)想起了电影《万世流芳》(Beau Geste)的场景。

首相在此首次会见魏刚。跟其他人一样,丘吉尔也对这位新司令的干劲和活力(伊斯梅心想,就像皮球一样)印象深刻。最棒的是,他的军事思维似乎跟丘吉尔相去不远。据丘吉尔所知,魏刚的最新计划是要英国远征军的八个师和法国第一军团在隔天朝西南方进击,比利时骑兵队在右翼策应。这批部队将和另一股从亚眠北上的法军“联手合作”。当天晚上,丘吉尔发电报给戈特,热烈支持这项计划。

“那家伙疯了。”隔天早晨(二十三日)电报抵达戈特指挥部时,波纳尔如此反应。军事情势前所未有地险峻:在西面,伦斯德的A集团军正朝布洛涅、加来和阿拉斯逼近;在东面,波克的B集团军迫使法军前线节节败退。而所有人,包括丘吉尔与艾恩赛德等显然对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有八个师陷入缠斗,根本无法抽身;法国第一军团溃不成军;比利时骑兵队根本不存在——或者看似如此。

雪上加霜的是,比约特在车祸中丧生了,而他是唯一掌握魏刚计划第一手资料的人。他的继任者布朗夏尔将军似乎是个无可救药的书呆子,毫无指挥大军的雄图与能力。横向沟通全面断线之后,绝无可能在短短几小时之内集结三个不同国家的军力投入作战。

伦敦和巴黎继续做着美梦。魏刚与丘吉尔会面之后,发布了“第一道作战命令”,要求北部军队阻挡德军抵达海岸——完全无视德军已到达海岸的事实。五月二十四日,他声称刚刚成立的法国第七军团已挥军北上,收复了佩罗讷、阿尔贝及亚眠。一切只是幻想。

丘吉尔同样活在幻想世界中。二十四日,他对伊斯梅将军发出连珠炮似的叩问。为什么被孤立在加来的英军不干脆突破德军战线,跟戈特会合?为什么戈特不去找他们?为什么英国的坦克打不过德国的枪炮,而英国的枪炮却不敌德国的坦克?首相仍然坚信魏刚的计划,艾登发出电报敦促戈特全力配合。

将军竭尽所能地配合。他在魏刚计划中担负的南下攻击任务仍依计划进行,不过英国远征军提供的兵力由三个师缩减为两个师。德军在东面的压力让他们别无选择。为防万一,将军也命令布里奇曼上校随时更新撤退计划。二十四日早晨,上校制订了“第二版”的计划。最后,戈特要求伦敦派遣帝国副参谋长约翰·迪尔中将(John Dill)前来。迪尔原是戈特麾下的第一军军长,四月以后才转调总参谋部。他比较可能理解状况。如果他能亲眼看看情势有多坏,或许能让伦敦稍微恢复清醒。

“北部地区战情危急,不可轻忽。”五月二十五日早上,迪尔在抵达的一小时十分钟后报告。他的电报接着描述德军的最新攻势。他向伦敦保证盟军的南下计划依旧没变,不过补充说道:“鉴于前述情况,上述的攻击恐怕无关痛痒。”

此时,布朗夏尔将军现身了。他用罕见的乐观态度表示法军可以投入二到三个师的兵力以及两百辆坦克参与作战。迪尔满怀希望地回到伦敦——对于法军的实力,他比戈特更有信心。

这是当天的最后一条好消息。上午七点左右,东边开始传来科特赖克(Courtrai)附近的比利时防线即将崩溃的消息,而英军和比利时军队计划在科特赖克会合。如果真的被突破,波克的B集团军很快就能跟西边的伦斯德A集团军连成一线,彻底切断英国远征军通往海岸的退路。

比利时没有后备兵力,若要阻挡德军,只有靠英国人了。不过英军也已几乎不堪负荷。当负责镇守这块危急地区的艾伦·布鲁克中将(Alan Brooke)向总部求援,戈特顶多只能拨出一个旅的兵力。

那根本不够。消息越来越糟,平时很可靠的第十二枪骑兵队表示敌军已在利斯河(River Lys)一带冲破比利时防线;第四师的联络官报告,在他前面的比利时军已完全放弃作战,只是坐在咖啡馆里闲晃。

到了下午五点,戈特听不下去了。他独自躲进位于普雷梅凯的办公室,思索他从军以来最重大的决策。他手上仅剩的兵力,就是预计参与明天南下攻击的两个师。如果派他们北上填补比利时防线缺口,就是抗命,他将破坏与布朗夏尔之间的默契。他背弃的不仅是魏刚的计划,还包括丘吉尔、艾恩赛德与其余人等的见解,他将率领英国远征军踏上一条只能往海岸前进的不归路,冒险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