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格王朝(第3/3页)

拉达克口头应允,可当赤扎西查巴德和他的军队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后,拉达克兵团食言了,所有士兵都被屠杀,古格王国的子民在不久后就发现,自己是在引狼入室。他们觉得已不配生活在这个佛国,于是纷纷离开。这也许就是古格王国十万余人,突然销声匿迹的原因。

古格王国就这样覆灭了,只留下了残迹供后人凭吊。

2008年10月2日,我来到古格王朝遗址,一进入它方圆2000平方公里的土林属地开始,我就有种异样的感觉。关于土林,有必要补充一下。“土林”名字中虽然有“土”字,但在百万年前,它却是一片大湖。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迫使湖盆升高,水位线下减,岁月流逝,逐渐冲磨出了惟妙惟肖、层次分明的“土质建筑物”。你看到它时必然会发出惊叹: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堪称鬼斧神工,简直是天作!

我看到土林时,就有种奇妙的感觉:我可能来过这里,也许是前生,也许是前前生。总之,我对它的亲切之情油然而生,通往遗址的路上,我多次让司机停车,在地上捡起一草一木,端详着,贪婪地嗅着,在某些个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古格王国的辉煌,就在遗址上慢慢拔起。

700年辉煌历史、十六代国君,独步西部,谁都不敢和它争锋,结果一夜间却灰飞烟灭,如同玛雅文明一样,从人类历史上神秘地消失了。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上面讲述的那段历史也不过是后人凭些蛛丝马迹的猜测之史,它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直到今天,古格王朝到底是怎么灭亡的,也没有定论,上面的历史,只是大多数人同意的历史而已。

站在古格城遗址的下面仰望它,你会看到残破的王宫在悬崖上显得孤独无助,高不可攀,还有那种想攀上去却极为局促的感觉。王宫四周全是悬崖,只有一条暗道通到顶部,在出道口,只需放一个士兵,就能让千军万马无可奈何。

我想,当时的赤扎西查巴德国王一定想过把敌人堵在这条暗道里,让他们永远都见不到他的一根毫毛。可是他居然放弃,主动投降。也许,他归根结底还是个慈悲的佛教徒,他不想让更多的人和他一起受苦受难,所以他选择了投降。

我们顺着暗道吃力地爬上去,时间很长,一方面是氧气不足,一方面是里面狭窄,使不出力气来。越向上爬,越有触摸天庭的感觉,云层和群山都在脚底下,直到登顶,才豁然开朗。山顶上的皇宫虽然颓败,可残留下来的气势依然雄伟,寺庙寝宫一应俱全。

从上面俯瞰整个古格王朝的属地,层层绵绵的土林和远处的雪山一眼望不到边,根本无法想象当年这里的辉煌和繁荣。

明亮的阳光照在古格王朝的城墙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正如几百年前安德拉德神父第一次见到古格城时一样。它和周围的土林融为一体,像一座天然的城堡,见过内地皇宫依山傍水的秀美和临海之滨的气势后,你再看到这海拔4000米、依托2000平方公里山体而建的高原皇家气派,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

详细地观赏时,你能发现很多东西。比如拉达克兵团在王宫下修建的进攻堡垒,有条不紊而深邃,真不明白,那些拉达克士兵在那种情况下居然还有如此雅兴,把进攻的堡垒修建得那样完美。放眼望去,还能看到已成断瓦残垣的民居和政府部门,它们失去了一切生机,仿佛已死了一万年。

就在废墟中,我捡到了一块古代兵器的断刃,它已经生锈,模糊不清。我不知道它当时是否沾染了古格人民的鲜血,还是拉达克士兵的鲜血,无论怎样,它现在已成死物,和古格王国一样永远地死去了。

在那个传说中屠杀古格投降者的藏尸洞中,里面密集地垒了三层干尸,它们都没有头颅,自然也没人知道它们的头颅去了哪里。在一个佛国,居然有如此残忍的事发生,这是人性的悲哀,佛祖如果面对此情此景,必会发出喟叹。

士林仍在,王朝何处追寻。

在离开古格遗址时,我想到了这样一段话:它是一个谜,将700年的秘密隐藏其中,却不给你谜底,只留下王朝遗址这张巨大的修行图,让世人对它慢慢地寻觅,在寻觅中修行。也许功德圆满那天,世人才会找到谜底。

他们不怕苦,不怕痛,尘埃满面只为心中的信仰。他们用身体丈量大地,以虔诚叩首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