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3/5页)

“她可是个计算狂。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从数字方面加以理解。”

“……”

“你瞧,从三十六歌仙中去除一人,就是35人了吧?”

“啊,这么回事呀!”浜中如梦初醒。

“35这个数从一开始就紧紧跟随着我们。令人惊讶的是,从东京站到九重站的距离是135公里。你不可能事先算好后,才带我来这儿的吧?”

“怎么可能!你不说我都不知道,太不可思议了。三十六歌仙中少了小野小町——原来应该这么理解啊。”

浜中陷入沉思。这到底只是巧合,还是隐藏着某种必然性呢?看来浜中似乎和伊濑一样,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伊濑突然听见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不好意思,请问您是伊濑老师吗?”

伊濑满脸讶异地抬起头,只见面前站着一个肤色浅黑、大眼睛、四方脸、高个子,穿着藏青色风衣的年轻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伊濑。

“我就是伊濑。你是二宫吧?”

“是的,我是二宫。”年轻人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老师,实在对不起,我来得太晚了。为了准时到,我早早就从成田出发了,怎料一路上公交车和火车都晚点,所以迟到了。对了,谢谢您事先发来的电报。”他郑重其事地说。

“是这样啊。唔,毕竟是我单方面指定的时间,如果没见上面,我也只能表示遗憾。”

“晚到一小时是我的疏忽,还担心您已经回去了呢。能见到您,我真是太高兴了。”二宫笑道,露出健康的牙齿和两个深深的酒窝。

浜中站起来,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二宫:“请坐。”

“这位是《草枕》杂志的编辑浜中,负责与我联络。”伊濑向二宫介绍浜中。

浜中拿出自己的名片,道:“请多多关照。”

二宫没有带名片,只好向浜中致歉。

“坐吧。”伊濑也劝二宫坐下。于是二宫与伊濑并肩而坐。

“你好像很喜欢我写的东西,非常感谢。”伊濑说。

浜中站在两人前面,笑吟吟地听两人谈话。

“那篇游记太与众不同了,所以我才会写那封信。”二宫憨憨地用手抓了抓长得有点长的头发。

“你喜欢游记?”

“特别喜欢。我很少旅行,所以喜欢通过游记了解那些自己没去过的地方。我读过许多游记,但老师写的那种……怎么说呢……将民俗学和传说融入其中的游记,我还是第一次读到。这一点太标新立异了,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想不到老师竟然主动提出要见我,我真是喜出望外。今天二位到这里,是为了创作新的游记来采风的吧?”

“没错。”站着的浜中插话道,“这回游记的舞台转到了千叶县。”

“哦?具体是在什么地方?”

“应该是锯山吧。还没有最终确定,今天就是来做预先调查的。”

“锯山也有羽衣和浦岛传说流传吗?”二宫看着浜中,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不,那里跟浦岛和羽衣传说都没关系。下次您将看到与之前的游记不同的内容。”

“我十分期待。”也许是有点冷吧,二宫健一搓着双手说。

“一想到有你这样的热心读者,我就十分庆幸。你说你住在千叶县,我就想到这里来见你,没想到反而给你添麻烦了。”伊濑满怀歉意地说。

“哪里哪里,没有的事。我来晚了,该道歉的是我。您马上就要回东京了吗?”

“我们打算乘五点十分出发的高速电车回去。”浜中又插话道。

“只跟老师匆匆见了一面,真是遗憾。对了,这么有趣的策划,是出自老师之手吗?”二宫看着伊濑问。

他在信里也问过相同的问题,伊濑已经作过回答,为什么又要再问一遍呢?伊濑有些费解。

“是的。这一策划中包含着老师的想法。”浜中代伊濑答道。

“太有趣了。老师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灵感的呢?”

“最初只是想从学术视角书写偏僻之地的旅行和当地的传说。柳田国男先生曾协助创办过一本叫《旅行和传说》的民俗杂志。我就是从这本杂志获得了灵感。我不敢说只有我一个人有类似的想法。”伊濑并没有一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毕竟从一开始,自己就在遵从编辑部的意见。

“这个策划,应该说是编辑部同老师商谈后才定下来的。”浜中以编辑的身份解说道。

“唔。”二宫健一第一次听说编辑部的作用,表情中充满好奇,“编辑部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啊。莫非,今天这次旅行也是老师的想法同编辑部的策划一致的结果?”

“是啊。编辑部也想做这个主题。如果编辑部要老师去某个地方旅行,就会说出来,征求老师的赞同。”浜中恳切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