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4/5页)

上面这些内容,是我在出发去三保松原前临时抱佛脚了解的知识。

我们离开三保松原,从清水站登上下午两点四十一分发车的高速列车。车上,我问浜中京都之后去哪里,他说没有特别的安排,不如去老师喜欢的地方吧。就连他也认为京都找不到羽衣和浦岛传说的材料。

晚上七点三十四分抵达京都站,天已经黑了,浜中带我前往东山高台寺附近的旅馆投宿。

旅馆比我预想的简陋,房间也不好。我回想起奈良林社长说过的话:“采风费涨了,飞机可以坐,高档旅馆也可以住。”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委婉地向浜中表达不满,他却挠着头说:“社长虽然发了话,但具体落实的时候,我还是不能乱花钱去住豪华的旅馆啊。”

社长的话只是说得好听罢了。

浜中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发出邀请:“老师,要不要去酒吧?”

我在三保松原走了一大圈,又对下榻的旅馆失望透顶,而且估计浜中也不会带我去多好的酒吧,便以太累为借口回绝了他。

浜中到底是年轻人,晚饭后独自出去玩了,我早早地吩咐女佣铺好床,躺下休息。附近住着一群集体投宿的客人,吵嚷到很晚,令我耳根不得清净。

第二天上午快十点的时候,伊濑与浜中离开旅馆,乘坐预订的包车去松尾神社。

伊濑已经很久没来京都了。看到东寺的塔时,他顿生怀旧之情。车从东寺旁经过,朝西驶去。松尾神社位于岚山电车的车站旁,在越过道口后的右手边。神社规模不大,周围建了许多旅馆,环境有点恶俗。

穿过神社前的鸟居,很快就到了前殿。虽然这里历史悠久,但建筑物都相当平凡。

伊濑往前殿里观望,抬头便能看见许多捐赠的匾额。捐赠者的名字中,以酿造家居多。

“老师,”浜中从口袋里掏出两张便笺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我摘抄了一些资料,可以给您做参考。”

伊濑拿来一看,原来是与松尾神社起源相关的文献:

松尾神社位于松尾村上山田闾以南,背靠松尾山,面朝东方。松尾山在岚山以南,在神社的古代记录文书上又写作“荒子山”。松尾神社陪祀贺茂别雷神,所以松尾山又名“别雷山”。

《本朝月令》和《吉记》等文献中将松尾神称为“猛灵”,国史中亦有记载。后世酿造家尤其尊奉松尾神,甚至俗语中将酒力之盛比作松尾之灵。

真是费心了。

浜中不愧是浜中,出发之前做了不少准备。伊濑弄不清这是他从什么地方摘抄下来的。

“酿酒神通常都是农业神。”浜中又开始掉书袋了,“伊势外宫供奉的丰受大神也是农业神,但应该是稻神演变而成的酒神。像这样神的职能交叉重叠的例子还有不少,如伏见稻荷神社供奉的稻荷神也是大山祇系统神之一【23】,那里每年正月初五都会举行名曰‘取土器’的祭祀活动,这一宗教仪式属于‘大山神事’的范畴。”

“而大山祇神是海洋族群的神明。”

“松尾神社供奉的神之一‘市寸鸟比卖命’也是海洋族群宗像一族的神明。宗像神社现在位于福冈县,面朝北九州的玄海滩,远远地和壹岐、对马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可见,海洋族群同时也拥有农业神。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应该不矛盾吧?”浜中随即答道,“北九州的古代人,以从朝鲜半岛来的归化人居多。松尾神社曾是秦氏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众所周知,秦氏是归化人。进入弥生时代后,稻谷栽培开始普及。在绳文时代晚期的陶器中就有稻谷的痕迹。全国许多地方也都发现了碳化的稻谷,特别是在西日本地区。可见,稻谷栽培技术是通过海洋族群由西向东传播开的。”

浜中像上次一样,一股脑儿地将众多的知识抛了出来。

他的目光停在前殿昏暗的一角,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喋喋不休的嘴巴也一下子闭上了。

“怎么了?发现什么了吗?”伊濑问。

“老师,看那个。”说完浜中屏住呼吸,指向位于前殿的一块匾额。

“什么东西?”伊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匾额上画着站在米袋上的大黑神【24】,没什么可奇怪的。

“看下面,老师。”

“嗯?”

匾额的框上的文字如下:

名酒海龙 海龙酿造株式会社捐赠。

伊濑大惊,凝神细看。

自不待言,木津温泉藏尸凶杀案现场发现的木船碎片上就有“海龙”二字。那是某艘船的船名——第二海龙丸,而这块牌匾上只是没有“第二”和“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