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2/5页)

“托您的福,编辑部干劲十足啊。”浜中涨着红彤彤的娃娃脸说。

伊濑一直认为是浜中独具慧眼选中了自己,但今天见到出版社的上司后才发现,这应该是高层下达的指示。不过,浜中仍然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编辑,他已尽其所能。

“下次采风用的差旅费还会增长。”武田对伊濑说,然后转向社长确认道,“您说是吧,社长?”

山羊胡眨了眨眼睛,对伊濑笑着点头道:“对,飞机可以坐,高档旅馆也可以住,不用客气。”

虽然没有提到稿费的事,但伊濑拿到的稿费已经比他预料的多,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稿费也包括了采风费“增长”的部分。

据浜中所言,奈良林保在股票上赚了钱,又因地价暴涨再发横财,现在的地产公司也经营得顺风顺水。光看面相,很难相信眼前这个人具有如此厉害的商业才能和旺盛的精力。长脸、高颧骨、淡眉毛、老气横秋的眼神、难看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山羊胡在这张黯然无光的脸上显得十分突兀。不过,说不定这样的人具备着不为人知的商业智慧和执著精神。对他来说,发行《草枕》这本杂志不啻为一种高级的爱好。

如果赤字太难看,那杂志八成会停刊。但只要没有亏太多,就应该还能容忍。既然伊濑已经为这本杂志写了连载,那出于人之常情,他也希望这本杂志能存活下去。

“杂志的印量是多少呢?”虽然知道问这个问题可能不妥,但伊濑还是忍不住关心起来。

“现在印了五万册。”主编替社长回答道。这种杂志竟然也能有五万的印量,这大大超乎伊濑的预料。

“托您的福,头两期都顺利出版了,老师也答应为第三期写稿,我想发行量还会继续提升。之前出版的同类型杂志《旅》一开始也印了三四万册,我们绝不能输给它。”主编在社长的面前表现得信心十足。

伊濑想,奈良林社长会不会是被此人蛊惑才投钱创刊的呢?但浜中说过,武田发掘了不少战后派作家,并将他们推到了今天的地位,他应该不是骗子。相反,他可能是具有极高文学修养和敏锐眼光的编辑。伊濑决定尽量往好的方面想。

“下次拜托伊濑老师去哪里采风呢?”社长看着浜中问。

“打算去探寻羽衣传说,前往最具代表性的传说所在地三保松原。”浜中恭恭敬敬地回答。

“嗯,不错。”社长说。

伊濑不知道这位炒股票出身的地产商对民俗学的兴趣到底有多大,不过奈良林听到三保松原的名字后,脸上流露出“深得我意”的表情,想必是因为那里相当有名吧。可以说,撇开那个地方,羽衣传说就无从谈起。可是,伊濑想尽量不去这种声名在外的景点。报道那些闻所未闻的小地方不是更符合“探寻偏僻之地传说之旅”的主题吗?所以他对三保松原之行并不抱多大的热情。

“拜读了您的大作,我才第一次了解到,羽衣传说和浦岛传说竟然会在同一个地方流行。”武田主编对着伊濑说。

“在浜中的帮助下,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实不相瞒,我才疏学浅,这篇文章是边看书边写出来的,让大家见笑了。”伊濑谦虚地说。

“哪里,您的知识够丰富的了。”

“您可别那么谦虚……”奈良林听武田介绍过文章的内容,也跟着恭维起来。

“不过,浜中君,”武田的视线转移到浜中身上。“到三保松原采风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只去那个地方就有点浪费了。”

伊濑深有同感,紧接着说:“刚才提到了浦岛传说。除了之前去过的丹后的网野镇,木曾川的寝觉床也有浦岛传说流传。如果能在拜访三保松原之后,再去木曾走走就好了。”

其实,三保松原之旅乏善可陈,伊濑期待的是随后的木曾之行。

“您怎么看,社长?”虽说武田是主编,但有奈良林在场,他不得不征求老板的意见。

“这些事全凭你们自己做主。”奈良林答道。他没有喝多少酒,一直在吃菜。

“那好,老师,请容我们再商议一下。您有事就吩咐浜中好了。”武田对伊濑说。

谈话间,各色菜品一一上齐。奈良林从口袋里掏出一只传统风格的怀表,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

“哎呀,已经八点了。我先告辞了。”他说完就放下了筷子。

浜中所言不虚,不论参加什么宴会,八点一到,奈良林铁定要回家。这是他的习惯,武田和浜中都没有诧异。

“请您自便。”两人齐刷刷地朝社长鞠躬道。

武田又说:“我还要去见一些人,社长能不能让我搭个顺风车?”说着,他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