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迷雾(第2/7页)

张璇刻薄地笑了起来,“你该不会是被女搭档迷倒了吧?什么狗屁密室,要是真的密室,顾新是怎么死在密室里,凶手又是怎么逃掉的?还有,你的手机是视频通话的?看得到她在睡觉?”

“这个……”

“你好自为之。”张璇冷冷地说,“不要试图追查这个电话号码,否则我再也不会跟你联系。”

随即听筒里传来单调的嘟嘟声。

我意识到张璇挂掉了电话,颤抖着双手便拨了回去。

“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

张璇为什么要给我打这个电话,我不得而知。不过她说的那些话,却让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按照张璇的提示来思考整个案子的话……

或许那天,徐佳并没有回去睡觉,而是采取了和我一样的办法,待在女厕里面,一直等到了闭馆。接着,在我去搜查王进房间的那段时间里,顾新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出现在了图书馆,并且被徐佳杀掉。随即,我发现尸体,而徐佳则躲到了图书馆深处,并将手机调成了静音状态。然后,我拨打徐佳手机,徐佳装作刚睡醒的样子,等吴哥他们到了图书馆,将房门打开之后,又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整个推理可以说是毫无破绽,也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却有一个致命缺陷。

动机,我想不出来徐佳为什么要杀人,尤其是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地杀人。更何况,徐佳并不符合连环杀人凶手的画像。

作为一个实习警察,杀掉素不相识的女大学生,高中生、研究生,实在有些不合情理。或者说徐佳心理变态,但从这几天的相处来看,没有这方面的可能。

那么,张璇这番话的用意何在?

顾新的尸体出现在女厕,究竟是凶手的疏忽,还是故意设下的心理陷阱?让警察误判凶手的性别?而张璇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替嫌疑人掩饰,从而转移我的视线?

莫非,这个嫌疑人是……

是的,如果是他,就可以很容易解开密室之谜。如果是他,设下“心理惯性”这个陷阱再容易不过。如果是他,张璇很有可能替他出头。

王进!

身为以图书馆为家的心理学专家,身上应该会有把钥匙的,他完全不需要像我那么辛苦地蹲在男厕里等。闭馆之后,王进在图书馆里杀了顾新,然后将尸体弄到了女厕,想运用“心理惯性”这个心理诡计,让警方误以为凶手是个女人。但他显然高估了别人的智商,警方和我都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敏感。于是,他又找来张璇,通过电话暗示我,让我怀疑徐佳。

可惜的是,他弄巧成拙,引火烧身。

动机是什么?看他对顾新的态度,二人的关系不会怎么好。或许是顾新知道他的一些秘密,他才不得已杀之灭口。女大学生、高中生是不是他杀的,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关联。但是只要有了突破口,一切就好说了。就如同一团乱麻,如果找到了一根线头,很快就能解开。

虽然这个想法多少有点天马行空,但我还是很想试试。在目前这种毫无头绪的情况下,一次愚蠢的尝试也比坐以待毙强得多。

已经下午一点多了,肚子饿得难受,我跳下床,利索地穿好衣服。

翻遍了熊猫的房间,除了方便面还是方便面,这个小气的家伙连根火腿肠都不舍得买。我接了杯冰凉的自来水,撕开一包方便面,开始对付肚子。熊猫很少出门,起码每次我来找他,他都坐在电脑前。今天真是个例外。

我漫无目的地在狭小的房间内游逛了一会儿,留了张纸条,告诉他我晚上还要来蹭觉,就出了门。

又下雪了。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缤纷而下,落在早已结了一层冰的路面上。

如果几年前,我还会兴奋地在冰面上做几个滑冰的动作,但是现在只是觉得焦躁。路面太滑,就意味着公交车和地铁更加拥挤了。

我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向几百米开外的一个地铁入口走去。

张璇这个人,聪明、坚韧、固执、有主见。这样的人很不好打交道,她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一切从实用出发。尤其是经历过那么铭心刻骨的童年,她现在应该有很高的警惕性,绝对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如果我将电话号码交给警方,就算警方能查出来她在什么地方,也不见得能抓到她,就算抓到了她,也不见得能从她那里得到什么,就算得到了什么,也不见得会告诉我。到头来,我的收获就是张璇对我深深的恨意和不信任感。我不会做那么蠢的事的。因为有太多事情,只有张璇才能告诉我答案。

随着密集的人潮,我被拥进了地铁车厢内。这个金属盒子里的空气很不好,汗味、香水味,脚臭味汇集成了一种说不上来的奇怪味道,充斥其间,而不远处,有个肥胖的中年妇女还在怡然自得吃着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