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项目级别……建国以来最高!(下)(第2/7页)

2015年。

凭借对人类健康的突出贡献,最早分离出青蒿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的屠鹿鸣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然了。

在徐云穿越的那会儿,屠鹿鸣的争议并不小,甚至盖过了她荣誉的话题度。

屠鹿鸣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针对她本人的中医黑,这部分人的战斗力其实是很强的。

二则是针对科院,也就是她没有评上院士的质疑。

这方面的质疑比起此前提及过的颜宁要更加难以辨明——颜宁没有被评上院士其实真没啥问题,但屠鹿鸣的院士授予确实就是双方各执一词、且都有大量支持者的情况了。

反对的人认为院士是研究领域领头人,候选人的工作要具有一定的行业领先性或者创新性,屠鹿鸣的成果确实不具备这种领先性。

类似的例子国外也有,例如霓虹的下村修是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但他同样也没有被评选上霓虹院士。

如果只是为了表彰屠鹿鸣的贡献,国家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已经足够了。

毕竟院士是一种职称,而非荣誉。

支持屠鹿鸣上院士的人则表示贡献面前一些要求可以让步,毕竟烟草院士都可以上位,凭啥屠鹿鸣不行呢?

人家都拿了诺贝尔奖了,华夏连个院士都不承认?

说实话。

两种论点都有各自的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很难说服谁。

同时这种争议背后还有大量不怀好意的人浑水摸鱼,例如某些以此抨击华夏科研圈性别歧视的团体等等。

不过既然聊到了这事儿,就顺带辟个谣。

后世关于屠鹿鸣没有评上院士有一种传闻,说是【评委会给出了三个理由,1、没有留洋背景,2、没有博士学位,3、没有足够的论文,所以屠鹿鸣上不了院士】。

这事儿就纯纯的是营销号造谣了。

这种逻辑和之前提及过的《自然》杂志不可能给物理学家做排名是一样的,这种事情上官方要么沉默要么就说些打太极的场面话,绝对不会降智说出这种注定要被集火的言论。

别的不说。

基地里的大于就不符合这三个条件,他选院士的时候可没被打回来。

还有申泮文、袁国粮、程镕时、李方华等人同样如此,其中的李方华还是一位女院士。

这个谣言通过当初搜索时间的老方法就会发现,最早的发布者是个美食博主,然后传着传着就煞有其事了。

另外屠鹿鸣是楼之岑的弟子,标准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也不存在什么没有‘人脉’的情况——真以为北大毕业的人是纯白身啊……

总而言之。

屠鹿鸣的评选确实存在很大争议,其中有些做法也值得商榷,但没必要把争议再去添上一些夸大的色彩。

例如徐云上辈子说了句自己递本子没过,传着传着就成他是杰青了,甚至还有人发帖说他tmd是院士来写小说……

“小韩?”

就在徐云思绪有些缥缈之际,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老郭的声音。

徐云这才发现,不知何时楼之岑已经带着屠鹿鸣来到了自己面前,正笑吟吟的朝他伸着手呢。

于是徐云连忙回过神,伸出手,与楼之岑重重一握:

“楼教授,您好,我是韩立,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接着他又看向了站在楼之岑身边的屠鹿鸣,强行忍住内心的激动,向她伸出了手:

“鹿鸣同志,你好。”

此时的屠鹿鸣正梳着一头短发,看起来干练又清爽,见状大大方方的与徐云一握:

“韩立同志,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松开手后。

徐云下意识打量了屠鹿鸣几眼。

如今的屠鹿鸣也就三十左右的样子,穿着一身灰色的棉麻长袖,手臂上还带着一对绿色的袖套。

与其说是个科研人员,不如说更像是一名会计或者内勤,说实话从外表上你很难看出今后她会成为一名传奇人物。

徐云穿越的时候微博上突然流行过一个梗,叫做【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大致就是某些知名up在成名前几天还在搬砖啥的,压根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

某种意义上来说。

屠鹿鸣的齿轮应该也开始转动了吧?

不过一旁的老郭并不清楚徐云的内心想法,只见他很快又对陆光达等人介绍道:

“诸位,之岑和小屠都是药物解析方面的专家,而且比较偏向中医的药材领域。”

“所以他们这次来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小韩所说的红豆杉木材,争取能尽早搞出一些提取物出来。”

“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则会交由家祥同志处理,不过他目前身怀要职,一些手续的交接相对比较麻烦,所以可能要过一周左右才会抵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