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叙旧

瑜洲远离京城,这场热闹就没有传进在正羲宗陪着沈倾养伤的庄越耳朵里。

步兆青见庄越喜欢听这些,就说了些只有他知道的八卦,他在顾少晏身边侍候,可见了不少。

“最初的时候,那些大臣们心情惶恐,每每做决断都要写信来问问,累的专门负责传递公文的道友,好大的抱怨。”

步兆青此时,正坐在专门分给俩人的房舍里,对庄越绘声绘色的讲述。

“后来,实在将师父烦的狠了,专门派人过去将大臣们严厉训斥了一番,那些琐碎的事才没了。”

“他们未必是真的惶恐,而是逐步试探自己能掌握多大的权限,顾师兄的底线又在哪里。”庄越肯定的说道,以前他爸最爱看权谋类的电视剧,他陪着可没少看,也学到了不少。

等到试探出来以后,他们将会在权限范围内,顾少晏的底线前,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这是政客的本性。

“是吗?”步兆青对这些不懂,一点都不具备此类的心眼。

“师兄应当是看出来了,最后才让人去训斥,此后他们的事就做的妥帖了,可对?”沈倾道。

“确实。”步兆青回想了一下,发现真是如此。

除了这个关于试探的八卦外,还有一个就是个真正的笑话了。

这些大臣里边,有真材实料的人精,也有善于溜须拍马、逢迎献媚之辈,以前给皇帝上的奏折,都是些吹捧逢迎的请安折子。

因为摸不到顾少晏这位新任掌权人的脾性,这类奏折也雪花般的往顾少晏这里送,一开始顾少晏不知道,还以为被他们送来的奏折都是有重要事情要请示,是必须要批复的。

每一份都认真看下来,结果越看越火大,气的拍着桌子骂起来这帮不干正事的。

要说那些试探顾少晏底线的人,上的奏折都是正经事,虽然琐碎,虽然有些是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也还算是值得一看。

这些人的奏折,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之后顾少晏也学聪明了,再没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在这种不知所谓的事情上。他担负着仙盟的话事人绝色,着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有那个空闲,干点别的不好吗?

于是,他就从各大仙门找了几个年轻精干的弟子,轮流倒班,专门负责筛选奏折。像这种类型的,一律直接筛下去。

这些年轻弟子,更是不耐烦看这等没内涵的折子,有个脾气暴躁的,更是直接将这些奏折给打了回去,还挨个回复“狗屁不如”。

没能讨好了新上峰,还被臭骂一顿,这些送请安奏折的才算是消停了。

庄越听了这事,笑得不行。

此类朝臣逢迎拍马皇帝的官场潜规则,自然是不会记录在正规的史书当中,也不会公开的流传出来。

沈倾也是头一回听闻这种逸闻轶事,嘴角也微小的翘起一个弧度。

说完这些趣事,庄越转而问起步兆青的近况。

他们走的时候匆忙,没有跟步兆青照面,这段时间也没有联系。

步兆青在鹿鸣山时,已经拜入顾少晏的门下,仪式举办的简单,却是在正羲宗众位弟子的见证下,还算是比较正式。

那个时候,庄越也去做了观众,还送上了祝贺。

顾少晏已经很多年不曾收徒了,对外的说辞,用的是步兆青救了沈倾,顾少晏感念他的帮助,又觉得他品性好,是个良才才收入门下。

实际上私下里,与顾少晏他们一脉走的比较近的,都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对此,倒是没人发表什么意见,能带着一座灵石矿脉来拜师,换做他们谁,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徒弟。

以前步兆青是拜过其他师父的,那是一个不大的小门派,他虽然不是散修,却并不受重视,曾经的师父待他也一般。

转换门庭的事情,在修仙界也不算少见。不过,那都是在彼此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宗门之。毫无联系的两个宗门,地位还千差万别,除非是争夺修炼的极品苗子。像是步兆青这类都修炼到金丹才换门派的,就挺少了。

顾少晏让人给步兆青以前的师门,去送了一些资源,就取得了对方掌门的谅解,这个不大的隐患就算是解决了。

至于那个曾经背刺步兆青,与他结了仇的门派,别说能不能查到步兆青的头上,现在见了步兆青,都得避着走。

“我将我那些年挖的灵髓,大部分都上交给师父了。”步兆青说,“有了这一笔灵髓,足以支撑这一次的战争打完。”

庄越很意外,跟沈倾对视了一眼,说:“你那笔灵髓不是一笔小数目,怎么会想到交给顾师兄?你不是说,那些是你日后生活修炼的老本么?”

步兆青笑着说:“以前那是因为对拜入师父门下没把握,才会想着将那么多的灵髓带在身边傍身。现如今做了宗长门下的弟子,再留着那么多的灵髓,反倒是一件麻烦事。”